山地车界又有大人物宣布离开,瓦德•西蒙斯(Wade Simmons)、托马斯•范德汉姆(Thomas Vanderham)、布莱特•蒂比(Brett Tippie)在山地车世界出没了那么久,现在要推出这个舞台,只在我们脑海中闪现。但他们三人之间的共同点不只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身份,事实上他们都是Rocky Mountain的车手,并且是产品研发团队的首脑人物,他们“不出名就回家”( go big or go home)的宣言,将精髓贯穿在新款Rocky Mountain Instinct BC Edition林道车的骨髓里。

1.jpg


The Rocky Mountain Instinct 990 MSL BC Edition重量12.7 kg,售价€ 6500(42887 RMB)

  所有以BC-Edition 命名的Rocky Mountain的车型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过分强调下山趣味。装备强有力的避震与各种为下山武装的零件。从理论上来说,Rocky Mountain Instinct BC Edition的下坡天分看起来超强:140mm行程、760mm把横,强健的29″轮组加上大轮胎。这台价值€ 6500的单车其他零件不需要任何升级,就能让你体验到极致的林道之趣。

2.jpg


Rocky Mountain Instinct BC Edition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威力,不同车手带着它去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形。

细节

  “细节上没什么毛病可调,可以说这就是完美!”测试车手Vinzenz对这台单车十分赞赏。事实上他说的没错,所有部件经过精挑细选,十分相容。与普通版本的Instinct相比较,加拿大设计师不仅为BC版本单车装上性能更高的避震器(RockShox Pike RCT3前叉与RockShox Monarch后避震),还运用更宽的Race Face Next / Turbine座舱部件、强壮的ZTR Flow轮组、抓地力出色的Maxxis Minion DHR II车胎。

3.jpg


Rocky Mountain选择了久经考验的SRAM X01传动系统。

4.jpg


Race Face与Rocky Mountain,两个热门品牌十分搭调。Instinct战车上装载760mm的Next把横,保证完美的控制。

5.jpg


使用Ride9-System车手可以随意调整车架角度与避震弹簧刚性。

6.jpg


ZTR Flow轮组十分坚固,能胜任困难的赛道。


整体几何


7.png


就算是轮胎也不妥协。名气极高的Maxxis Minion DHR II外胎能在赛道上输出可观的抓地力。

  Ride9-System角度调节系统使Rocky Mountain Instinct改变后避震弹簧刚性与整体几何。座舱长度较短409-426mm(L码),452mm的后下叉相对较长,较直的座管角度赋予单车卓越的上坡能力。

8.jpg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复制!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