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Specialized Stumpjumper FSR Expert Carbon是山地车史上最具传奇战车的最新版本。Piers Spencer-Phillips带着这台战车渠道莱奥冈,首次试骑就尝试了3459米下坡,打破了他以前在Strava上有记录的所有数据。

单车详情

  Stumpjumper FSR出现在Specialized的生产线上,在更具侵略性、强调大山冒险的ENDURO战车与更有林道特色的CAMBER战车之间,刚好填补空缺。参照Stumpjumper的几何,从理论上来说,这款战车技能胜任长途越野骑行,也能承受一定程度的速降强度。这台车会像万金油一样,什么地形都能尝试却不能精通,还是能在所有领域有出众表现?我们将在测试中找出答案。有趣的是,旧款EVO车型已经停产,现在所有Stumpjumper车型都继承长行程与趴的几何,目的是在粗糙地形中掌控性更好。M码战车重约12.5kg(无脚踏),expert版本售假€5999(41260 RMB),低配版本价格大约只需一半。

1.jpg


2.jpg


  2016 Stumpjumpers完全继承前一代EVO车型的几何,头管角度很趴,只有67°,让单车在险峻路段高速通过时,依然有较好的掌控性。为了加强高速行进时的稳定性,后下叉长度缩短到420mm,结果使战车更为灵活,低速前进时也能轻松转弯。

3.jpg


Expert Carbon版本是Stumpjumper FSR生产线上的高端车型,仅次于S-Works,配置完美,是一台轻量而足够强壮的现代林道车。

4.jpg


fact 9mm carbon车架搭配M5铝合金后三角。

5.jpg


也许你还不知道,有自动预压功能的FOX FLOAT Factory避震器是Specialized独享的产品。将避震器充足气压,打开放气阀,知道空气停止流出,这样就设置好预压了,非常快速高效。

6.jpg


前胎搭配650bx2.3” Specialized Butcher Control,高度尽职的一款车胎,测试过程中表现很好。轮组与花鼓使用Roval Traverse 650b,搭配DT Swiss Revolution辐条。

7.jpg


650bx2.3” Specialized Purgatory Control后胎,SRAM 11速单盘传动系统使骑行充满乐趣。

8.jpg


9.jpg


XT刹车时很多整车的首选,几乎没出过错。

10.jpg


去年很多车手反馈32齿盘片对长距离上坡来说太大了,所以今年换成了30齿的盘片,使上坡更轻松。

11.jpg


SWAT系统并不只是惹人注意的噱头,而是让你装进所需工具,让你只带着单车就能出去骑车。再也不怕背包把物品弄得一团糟,除非你要携带护膝或者其他大件装备。

12.jpg


链条工具与备用连杆都藏在60mm的把立中。这个长度在上坡时的确很有效果,但下坡时控制性明显减弱了。

13.jpg


  可以尝试将把立换成50mm,看看能不能使下坡时更受控,同时在进行长途骑行时不用换较窄的把横。方格图案的把套纹路很很粗,质地很硬,这意味着带上手套后有完美的抓手感。但是不带手套的话会很遭罪。可以换成Renthal kevlar之类的产品,增加避震效果,带上手套同样很抓手,而且不戴手套时也很舒适。根据骑行路况,有时候要将平踏换成锁踏。

14.jpg


车架中的隔层还能放些钱、备用内胎、小型打气筒,或者其他你想放的东西,但这个空间对iPhone 6来说太小了。

15.jpg


Rock Shox Pike前叉已经成为经典,我们这款车上用的是150mm行程的产品。如果换成160mm的前叉一定也很有趣。

16.jpg


涂装比较单调,但碳纤部分看起来相当养眼。全部采用内置走线,使外观干净整洁。

17.jpg


Command Post IRcc座杆有12个固定位,最长能到125mm,你能随意将高度调到最舒适的位置,让上坡和下坡的掌控性更好。

18.jpg


单车在单行道上十分熟练,但它如何应对奥地利极端的上坡与下坡还有待测试。

19.jpg


测试车手总结

  这台战车正是我想要的那一类。我原来用的29er XC在上坡时就像小猎犬一样灵活,但下坡效果牺牲了太多。重型的DH / Enduro车太过强调下坡乐趣,一旦遇到长距离上坡,就开始束手无策。Stumpjumper FSR是足够优秀的全能型战车,我将用它在萨尔斯堡附近那红抓奶哥超过800米的大长坡、防火道。之后还有狭窄的陡峭下坡,遍布石头和树根,路面非常滑。充满乐趣的赛道对技巧也有很高要求,所以单车一定要配合,否则你会很麻烦。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译文授权请联络: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