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零件市场推理:2016年最可能出现的新技术
2015年12月30日 18:00 来源:cyclingnews 作者:Josh Patterson
电子设备、更长的升降座杆、齿比范围更大的传动系统,席卷了山地车配件市场,回顾2015年,这个领域确实有剧变。如同预测的一样,27.5+单车确实红透了半边天,尽管我没有27.5+,但可以确定,每一场山地车展都会见到+尺寸车型,硬尾、软尾、电动单车,甚至躺车都不例外,M码的宽胎几乎装在所有能想得到的车型上。
今年,我们也见证了线圈弹簧复燃,尽管现在的气弹簧表现非常好,但线圈弹簧阻尼的柔顺度和可靠性是很难被取代的。尽管重量没有优势,但也可以通过轻量的碳纤车架和轮组来弥补缺憾。2016年车手期待什么样的新科技产品呢?以下就是一些有根有据的推断,这些观点都是来源于对产品周期的预判,再加上一些行业中的小道消息,以及作者本人对产品的一些期待。
电子类产品将大行其道
山地车配件领域确实有点奇怪,就算你发誓不碰电动单车,也很难否定,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波电子配件浪潮。Shimano的产品周期有明显的规律,很有可能我们能在2016年见到XT级别的Di2电子套件。XTR Di2始终如一的表现让我们印象深刻,只是价格贵得离谱,我们希望XT Di2的价格会更合理。我们很熟悉Shimano由上而下的产品研发结构,但SRAM的新品发布周期不太规律,不过可以期待他们推出非公路车型用的eTap电子变速。

对我这样的外行人来说,将公路版的eTap改装成山地车版应该不难。XX1等级的eTap系统的每个指拨只控制一个变速器,比SRAM RED eTap套件要简单很多,这样来看,会不会价格也只有一半?
电子升降座杆技术
就算你很讨厌电子传动,也不要太快拒绝电子升降座杆。我认为电子升降座杆对中等水平的山地车手非常有用,如果你会连接手机和蓝牙音箱,安装和设置无线升降座杆也不是难事。没有线管,没有液压油路,只要记得给电池充电就好。升降座杆价格不会便宜,如果你会把这台车上的座杆替换到另一台单车去,确实是一项很实在的技能。

更长行程的升降座杆
除了电子升降座杆之外,行程更长的升降座杆也冒头了。

如果你不满意座杆只有150mm的可用行程,加拿大座杆公司9point8正在研发一款Fall Line座杆,行程可从175mm调到200mm,如果你喜欢站着踩车,特别高的座包一定会满足你的需求。对某些厂家来说,座杆行程增加意味着管型直径也要增加,实际上已经有案例了。Santa Cruz为了用RockShock Reverb 150mm的座杆,特意为了将30.9mm变成31.6mm的座杆,而改动了车架。我希望某些公司可以把升降座杆提升到新的高度,将直径30.9mm和31.6mm的座杆变成34.9mm。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敢断定,2016年至少会出现一款可自动调节高度的升降座杆。
Boost新标准全面普及……
2015年夏天,当SRAM和Trek公布Boost标准花鼓之后,后轴148x12mm、前轴115x15mm新标准就成了解决29er刚性问题的法宝。经过这段时间的检验,这个标准适用于所有尺寸的山地车。

有些车架设计师说,140mm在某些情况下还不够。遂让行业标准换来换去让人烦,但不排除2016年再次出现花鼓新标准。27.5+市场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想增大车胎与后叉支架的空隙,同时不影响Q值。
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150mm标准就不遥远了,但我相信这跟速降器材的150mm宽度不同。在不影响Q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使用像Sram这样的偏移盘爪,链条中心线向外扩,长度从49mm变成52mm,以搭配148x12后花鼓。
齿比更宽的传动系统
SRAM11速传动的飞轮齿数是10-42t,而Shimano XT M8000套件是11-42t,对单盘系统来说,齿比已经足够,但零件厂商正准备推出齿比更宽的产品。OneUp和Wolf Tooth都发布了44t的补充飞轮,以替换SRAM X01和 XX1的压入式42t飞轮。

零件市场的大范围齿比产品也出现了,今年夏天在欧洲展,E13 TRS+展出了TRS+飞轮,有10速、11速两种版本,10速版本飞轮齿数是9-42t,11速版本的齿数是9-44t。如果零件厂家超越的SRAM和Shimano的齿比范围,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并不是在搞阴谋论,只是说确实有可能出现齿比范围更大的传动系统。如果后轴宽度更大更方便安装12速飞轮呢?
以上仅仅是设想,到底山地车市场会发生什么,2016年自然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