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Atelier Mixture工作室的电助力车让我们大吃一惊,整合式电助力系统,隐藏在车架中的传动系统,设计上真的十分独特。


AtelierMixture_Présentation-Intérieur-01b.jpg


  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深处,Atelier Mixture®公司坐落在薰衣草和欧石楠花田中。这个地方充满野性,为小品牌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MIXTURE_3333-NumberThree_web_17.jpg


风格与实用性并存。


  在Atelier Mixture®的小天地充满了与众不同的创意。这里不是单纯的研究室、样品研发公司,也不仅是设计室、平面设计机构,或者会话厅、工匠的车间,在这里工作的不单是艺术家、画家、绘图员、雕刻家、印刷匠,而是集所有身份为一体的“杂务工”。


18444135_1903608436574037_5958431262434656256_n.jpg


漂流鸭颜色搭配。


  公司内部就像是五花八门的市场,周围所有物品都围绕着创造展开,不同的创意和技术服务相依相承,需要共同思考,沟通、研发、修饰、画图、模型设计、制作样本、调整、提问……所有程序下来,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22710346_917906178373976_7853921538431516672_n.jpg


LED前大灯,24小时无障碍通勤。


  公司场地主要分为两部分:办公室和车库,这里是创意的游乐园。现有的设备让公司成员可以任意尝试各种想法,将部分设计做成样品。并不是所有环节都在Atelier Mixture®的办公室里完成,他们有长期合作伙伴,为他们完成服务,包括生产特定部件,涂装、工程学、专业摄影、视频服务……


2.jpg


隐藏的后避震器,设计师不想劳烦这些尊贵的客户满头大汗去设置避震台数,于是设计师说了算。避震器上没有线控,也没有可调整的旋钮。


专业而富有创意的服务

  创意和专业,两种特色互为补充,就像工作室名字暗示的那样,两个特点缺一不可。最开始,将一个想法用图纸描绘出来,然后做出3D模型图,将图样制作成产品,再进行包装设计……每个步骤都需要所有人高度参与交流,保持创意不断的状态。这也是Atelier Mixture®工作室存在的理由。


MIXTURE_3333-NumberThree_web_11.jpg


摇臂设计并不复杂,主转点与中轴同轴作动。


  工作室将这个单车品牌命名为“3333”,共有三个车型,三种风格,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材料,用于三种场景。三个车型的的名称分别是“Number One”、“Number Two”和“Number Three”。

26872544_207463599802256_4039423828584038400_n


  这个项目的意图是设计三款技术上合理、但设计上可以自由发挥的单车,没有电磁花鼓,也没有整合太阳能电池板、飞轮、意念控制刹车等,但也有一些设计限制,比如不使用电子触控部件,保存自行车原始的力学原理,100%不连接计算机设备。


21147508_118028978857786_6506919756027658240_n.jpg


  Number Three是三款车中的最新作品,我们可以称之为“探险家”、“多功能车”,这是一台电助力车,骑行感觉舒适,能让车手轻松而愉快地完成漫长的公路骑行。在汽车领域,多功能车指的是跨越两个车种的汽车,比如SUV和sedan,集两个车种的用途于一身。我们也可以用“多功能车”来定义Number Three,这台车的功能介于电助力城市车与ATV之间,使用范围很广,相信它可以激发车手探险的欲望。


19425090_482070918809133_661899334131908608_n.jpg


  单车设计的基础是几个滑动模组:前叉、后避震还有座杆都是类似的滑动设计。车架采用碳纤维制作,轮廓曲线很有特点。


副本MIXTURE_3333-NumberThree_web_13.jpg


唇形尾灯整合在座包后部,面积相当大。牙盘封闭了起来,内部用皮带带动后花鼓。


副本副本MIXTURE_3333-NumberThree_web_13.jpg


配备四活塞刹车以及公路滑胎,相信给它进行一些小改装变成山地车也是不费吹灰之力,按照这样的行程,对付林道不成问题。前大灯整合到了头管里。设计师兴许是为了实现真正的量产,所以在把立上方会看到线管的存在。


副本副本副本MIXTURE_3333-NumberThree_web_13.jpg


打开上管的盖子,你会看到一块体积不算太大的电池。


副本副本副本副本MIXTURE_3333-NumberThree_web_13.jpg


说到避震结构,设计师把主转点与中轴融合在了一起,业界会称之为单转点设计。至于后避震,设计师打算脱离现有单车的制作理念在个人的太空中遨游一番,使用了两支一样的避震器来支撑后悬挂,我想说,这没毛病!


  前叉与后避震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各项参数与限制条件不同,所以内部压缩也有一些差异,具体功能受到参数设置的影响。前后避震器的运作方式并不完全保持一致,需要用到转点和连杆来协调。


官方网站:http://atelier-mixture.com


原创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相关问题请联络邮箱: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