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_Strive_Bike_Shots_6_242868.jpg


Canyon为EWS冠军车型做了重大改进,2019款的主要变化包括轮径和ShapeShifter系统。


  Canyon过去两年在赛事方面很成功,速降车队和enduro车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际上,enduro车队在上两个EWS赛季排名都很靠前,他们用的战车就是Strive。然而,说到竞赛,所有人都会拿你最近一次比赛的成绩来衡量,今天还是新闻,到明天就成了旧闻。Canyon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所以他们反思了旗舰版enduro车的平台,最终结果就是现在发布的单车。


17.jpg


ShapeShifter系统隐藏在上连杆中间。


18.jpg


上周Canyon邀请众多媒体来西班牙试骑新车,以下就是这台车的信息,以及我们的想法。


2019 Canyon Strive


全碳纤维车架
只能安装29寸轮组
两种等级的车架:CF和CFR,CFR比CF轻300g。
Shapeshifter技术:几何与行程可在骑行时调整(后轮行程150mm或135mm)
内置走线
整合式车架护板
水壶安装座
螺纹中轴(BSA)
后轴倒装芯片
BOOST前后花鼓
重量:14.05 kg(Strive CFR 9.0 Team,M码,不带脚踏,真空胎)
售价:2999欧元(CF 5.0)- 6999欧元(CFR 9.0 LTD)
根据不同型号,2019年1月或2月可购买


  Canyon对谁会使用Strive的问题有明确的答案:追求高难度挑战和速度的车手。在重塑Strive车型时,他们注重的是让新车尽可能骑得更快,同时也要让不比赛的车手感受赛道之外的乐趣,经过大量测试之后,他们选择以29寸轮组为设计基础,既有加速能力,还能让车手更有信心。Canyon并不将自己放在特定的“框架”内,选择轮组是很自由的,他们将单车放在整个骑行大类里考虑,为相应的用途制作出最好的单车。所以新款Strive没有选择27.5寸轮组,而新款Spectral只提供27.5寸版本。

max_Strive_Bike_Shots_786440 (1)


  新车优化的另一项内容是ShapeShifter,这套系统可在骑行过程中调整几何参数,改变后避震器冲程、杠杆比和一些重要的角度参数,这一切只需要通过安装在把横上的简易拨杆实现。通过空气活塞推动上连杆的后避震器支点,两档可调,可以改变杠杆比和后轮行程。前一代ShapeShifter系统其实已经足够好,但有时候操作过分繁琐,而且很难确定是否真的改变了模式。前一个版本在可靠性方面出了些问题,但很快就修正了。新的活塞系统是与FOX携手研发的,整体变化很大,最终效果是一样的,但操作方式完全变了。在避震系统方面,新车与旧款一样,采用经典Horst-link结构。


通过改变避震器支点的位置来改变杠杆比,提供渐进性更强的杠杆曲线,在XC模式下提升抗后下沉效果。


  速降模式下,新款Strive头管是66度,立管是73.5度,转换成XC模式后,两个参数分别是67.5和75度,而且BB会升高。但ShapeShifter系统能做的不止如此。通过改变避震器支点的位置来改变杠杆比,可以提供渐进性更强的杠杆比曲线,同时提升XC模式下的抗后下沉效果。这样能改变单车的掌控效果,但不借助锁死避震器或者调整避震器液压的方式。为平路和爬坡提供更高踩踏效率,下坡时让单车角度更放松,同时还有更长的避震行程。

3.jpg


  几何调整存在的问题在于,总是需要额外增加把横上的拨杆和布线,新款Strive也没法例外。但Canyon想出了最好的解决方式, ShapeShifter和升降座杆的拨杆叠放在把横左下方。Canyon自产的升降座杆拨杆可以处理好座杆和线控端两边的线管,整体看起来非常简洁。

4.jpg


ShapeShifter和升降座杆的拨杆叠放在把横左下方。


19.jpg


ShapeShifter拨杆

20.jpg


升降座杆拨杆



  Strive外观非常亮眼,四个尺寸,415mm to 500mm前伸量,应该能获得一心追求超长单车那些车手的青睐。对29寸单车来说,435mm后下叉相对比较紧凑,前叉偏移量也很短。Canyon声明。66度头管和较短的偏移量让单车在高速前进时保持稳定,同时单车足够灵活,能处理连环弯道。立管长度和叠高量都很适中。



车架上可放置饮用水瓶。整体来说,新款Strive布线简洁,姿态激进,随时准备迎接战斗。

8.jpg

9.jpg

10.jpg

11.jpg


整合快拆桶轴。


12.jpg


内走线经过泡沫管。


13.jpg


下管护板。


14.jpg


  这款车有两个版本的碳纤维车架可选,常规的CR车架和更轻量的CFR,后者轻了300g,因为碳纤维叠层方式的区别,需要的材料更少。

15.jpg


CFR车架是厂队版和LTD版的基础。目前新款Strive不提供铝合金版本。


16.jpg

21.jpg

22.jpg

23.jpg


  基本上没有什么地形是新款Strive搞不定的,能胜任长而颠簸的enduro赛段,也能在单车公园里娱乐,踩踏效果也很棒,能应对长达整天的上坡骑行。价格从2999欧元起,对碳纤维车来说性价比很高。

24.jpg


  我们测试的是CFR 9.0车型,搭配Lyrik前叉,安装了一个垫圈,避震曲线很直。2019量产版单车搭配Charger 2阻尼,前叉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初段行程流畅而顺滑,中段行程支撑性很好,对小震动很灵敏,对大冲击有很好的控制。

26.jpg


Super Deluxe RCT是我们最喜欢的后避震器,能帮这款车处理好抗冲击的任务,尽管提供150mm后轮行程。


27.jpg


SRAM Code RSC刹车。


28.jpg

29.jpg


Deemax Pro轮组搭配Maxxis DHR2车胎。

30.jpg

31.jpg


SRAM Eagle X01传动。

32.jpg

33.jpg

34.jpg


Canyon自产的G5座舱部件和Ergon把套。

配置和价格

35.jpg

QQ截图20190118214407

37.jpg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anyon.com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