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VOT生产了一款MACH 4 SL,这是你能想象到最理想的XC竞赛车。我们把这台车带到了为期四天的PORT TO PORT山地多日赛上进行测试。
产品全称:Pivot Cycles Mach 4 SL
价格:11300美金
重量:10900克
优点:XC车前沿技术
缺点:价高
把我的麂皮骑行服拿过来,比赛就快开始了。
如果Pivot Cycles是一匹战马,它的名字应该叫做“Winx”。他们的战车获胜次数之多如大河之水,多到让人难以想象,最近又发布了骑行乐趣十足的单车。其中就有令人耳目一新的XC竞赛车,果不其然,这是一匹令人惊艳的坐骑。
这台车到底有多令人期待?
我们说“果不其然”,是因为这款车的官方发布日期与我们最钟爱的澳大利亚赛事撞期,也就是Port to Port夺冠赛。这样的时间安排非常用心,于是我们用Mach 4SL战车来参加这场为期四天的比赛。线条锋利的碳纤维车避震行程100/120mm,29寸轮组,安装XTR套件,速度比你的双腿更快。
Live Valve后避震器垂直运动,与最近的Pivot车型都不一样。
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
究竟有多轻?Mach 4 SL World Cup 版本车架组重1845g,我们估计车队版加上FOX Live Valve后避震器也就增加200克,与最近出现在市场中的碳纤维竞赛车不相上下。Scott Spark是被公认的最轻量的软尾车,相比之下,车架组重1750克。新款车架比老一辈Mach 429SL轻300g。我们测试的整车重10.9kg,而这款车超轻的World Cup XTR版本据说重量在10kg以下。
Live Valve电池安装在上管下方,简单地用夹器固定。Live Valve后避震器为整车增加了200克重量。
除了上管位置多出来一块电池组之外,Pivot设计的单车最简洁的部分就是后避震器结构,在立管前方,垂直安装,而非与上管连接。这款车最初的测试车手希望主车架结构更紧凑、更轻量,同时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正常尺寸的水瓶,就算是XS码的车架也如此……避震器如此安装有很多好处,上管无需安装后避震器安装底座,就能将车架减轻重量,单车跨高也可以相应降低,立管长度能满足长行程升降座杆所需。
没错,整车还安装了升降座杆,125mm FOX Transfer。
相比其他Pivot软尾车,Mach 4SL的后三角没那么粗壮,而是显得纤细。没有前拨安装座,这也是单车能使用对称结构的原因之一,后三角将后下叉位置抬高,直线造型比水滴形后下叉更能节省重量,我们希望纤细的后三角不会在刚性方面降低标准,说到底,Pivot单车最让我们欣赏的优点就是刚性好。
纤细的后下叉与Raceface Next SL曲柄。
DW-Link避震系统,只是结构略有差异
不要被外观所欺骗,以为Pivot已经抛弃了他们一向看重的DW-Link避震结构。尽管避震结构有些不同,但依然是DW-Link,提供100mm后轮行程。看过我们以前对Pivot车型的测评你就知道,我们很欣赏这个避震结构在刹车时依然有极好的避震效率,运用到短行程单车上就很好(或许这是个特例),每段避震行程都能起作用才是关键。
大尺寸的五金部件和粗壮的连杆让Pivot的单车能征服你想去的所有地方。注意Live Valve后避震器导线和刹车线上包裹着的热收缩线管。
Live Valve后避震器,新鲜面市
FOX Live Valve系统发布之后,已经整整过去一年了,但市场上仍然很少见到搭配Live Valve避震器的整车,我们很想试骑这套已经准备好出售给消费者的避震系统效果到底如何。Pivot Cycles是与FOX进行深度合作研发电控避震调整系统的品牌之一,新款Mach 4车型整合了电控避震传感器、导线和Live Valve电池。
终于见到这套电控避震系统面市了。
前叉传感器固定在叉桥上,用螺丝固定。叉桥上的螺纹就是为了固定传感器。
什么是Live Valve?
Live Valve是一套电控避震系统,自动调整前叉和后避震器的压缩设置,可以按照骑行的地形自动做出反应。在平坦流畅的路面,压缩设置会自动调紧,将踩踏效率最大化当检测到震动时,避震系统会自动开放,不再限制避震系统对冲击做出反应。你可以控制避震系统作动的临界值。这套系统可以在3毫秒的时间里做出反应,在你没察觉到的时候,电控系统就已经在工作了。这套系统还能检测到坡度,可以根据当时的上坡下坡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
有足够的站立空间。
Live Valve最适合用于什么场景?
如果有Live Valve最理想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PORT TO PORT山地多日赛的赛道就是。在四天竞赛的情况下,你能计算出要调整后避震器锁死拨杆多少次?至少要几百次吧。在每一次需要调整避震锁死拨杆时,Live Valve就能为你做好这件事,甚至你自己还没注意到地形变化。
XTR刹车非常轻量,操作手感也很好。
XTR 12速套件调整效果如黄油般顺滑。
新款XTR套件?
山地车套件中的珍稀产品!XTR 12速套件已经面市了,并且找到了与Mach 4 SL结合的机会。变速质量就像刮过毛的腿放在丝绸床单上一样顺滑,搭配10-51飞轮,我们在上坡也没有理由退缩。曲柄来自Raceface,搭配Wolf Tooth齿盘。我们很开心在看到34t齿盘出现在这款轻量化单车上,如果是小齿盘,那肯定会因为太小而导致踩踏效率不高。
51t,很好。
能讨论一下价格吗?
我们宁愿不讨论这个问题,骑着这么贵的单车到处逛,我们心里有点紧张,如果把单车摔坏了该怎么办?这款车售价15999美金,非Live Valve电控版本则是12999美金,哇,真贵。
关于细节
如你所期望的那样,我们测试的这台车确实完美。下连杆简洁的橡胶护板可以防止污染,还有避免噪音出现的后下叉护板,理想的布线方式,所有细节没有一毫米的偏差。极度安静的单车证明了他们对细节的关注。
为内置走线留出足够的空间,线管入口安排得很妥帖。
设置单车的注意事项
为了将单车设置成我们喜欢的样子,我们将把立翻转过来安装,还切短了头管,同时将WTB Volt换成我们最喜欢的PRO Turnix座包。另外还想延长热伸缩线管,尽量给Live Valve系统额外的电线增加保护。把横保留着760mm的长度,部分原因是因为Pad Lock把套固定处的把横形状很奇怪,我们觉得麻烦,就没有另找35mm把横来替代。
现代竞赛车,再也回不去头管71度的时代了。
Pad Lock把横/把套系统给我们的感觉很奇怪。
在避震方面,我们谨遵FOX建议的设置,后避震器感觉很好,我们给前叉设置的气压比手册上推荐的低一些,气压避震器中使用两个体积垫圈。我们在测试赛道上骑了很多趟,以确定Live Valve最适合自己使用的松紧度临界值,目前为止,五档调整设置中我们倾向于第三档,但还会在针对每个赛段不同的路况进行调整。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