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ARC8 Extra耐力车 – 160mm行程29寸轮组
2019年06月28日 05:02 来源:Dan Roberts 作者:Dan Roberts
ARC8是一个瑞士小品牌,首次进入山地车市场,他们带来了一款硬尾越野车,一台短行程林道车,还有我们本文要介绍的160mm 29寸Extra enduro车。
ARC8的创始人是两位瑞士绅士,塞拉芬(Serafin Pazdera)和乔纳斯(Jonas Müller)。塞拉芬是瑞士巴塞尔的一名平面设计师和网页开发者,乔纳森是台湾台中市的单车工程师。ARC8最近联系了我们,提了个简单的要求:一起见个面,然后给我们看他们制作的单车。我们对所有两轮的东西都很感兴趣,选了个周末,跟他们在尚佩里单车公园见了面。
ARC8 Extra enduro车细节
轮径:29寸
后轮行程:160mm
前叉行程:160-180mm
尺码:S、M 和L
车架重量:1900g(裸架,带后拨勾)
价格:1999瑞士法郎
现在可预订,预计2019年10月发货
我们发现,两位创始人设计单车的想法很直接:制作出为骑行而生的单车。听起来很简单,但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个简单的想法总是容易让人忘记。我们花了两天时间试骑这台车,想观察这家公司与众不同的理念是否融入了他们的产品当中。
碗组顶盖是所有线管进入车架的地方。
与硬尾XC车类似,ARC8为内置走线设计了不同的方案,线管从碗组顶盖进入,从顶部轴承进入下管。为了实现这样的布线方式,顶部轴承尺寸要与底部轴承一样,能提升碗组使用寿命,同时让下管、上管和头管的连接界面强度更好,这是重要连接部位,结构上增加刚性后,便不需要在同样的位置增加碳纤维叠层,就能达到同样的强度。
另外一重结构性补强源于车架上没有钻孔。反正都需要碗组顶盖的,维修保养时没有那么多要特别小心的部件。整合式内置走线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布线,ARC8的方案将是适合你的选择,也是最简洁的做法。
连杆和后下叉与车架的连接位都藏在前三角壳体内侧。
与他们的Essential林道车类似,连杆、后下叉与车架的连接位置都在车管内侧,这款车连杆比Essential车型更粗,提供更长的避震行程,位于车管当中,不占据太多位置。林道车手可能会觉得这个地方很容易藏污泥,但幸运的是连接位置只有一对密封轴承,不会危害到其他部件。
连杆、后下叉与前三角的连接位置都用较长的实心轴,转点十分坚固,然后用轴杆来锁紧,防止松动。车手可以给轴承制定预压,刚好达到没有框量但也不会过分上紧的程度,保证轴承运动流畅。
后上叉叉桥将单车左右两边连接起来。
转点金属配件让车架稳固连接。
另一个细节,如果没经过训练,可能看不到,那就是后轮偏移。这种做法并不新奇,Boost花鼓往传动侧有4mm偏移量,让辐条张力更平衡,从而增加轮组刚性。这意味着你需要额外注重这台车的轮组设置。ARC8的轮组是特别为这款车提供的,对一台原本就要用来肆虐赛道的单车来说,这些细节确实很棒。另外还可以安装零偏移量的齿盘,为后下叉区域解放更多的空间,齿盘和车胎不用争夺狭小的空间。
从技术细节就能看出单车给人的感觉有多好,毫无疑问,这是因为ARC8向西班牙Cero公司咨询了该如何设计,一旦你知道Cero对这台车的投入,就知道形状和形式其实都是有迹可循。这绝对不是坏事,ARC8确实有自己的规划。形式是主观的,但我们看到这款黑色单车确实很享受。
Extra提供三个尺寸,前伸量从440到490mm。现在流行大轮组和大行程单车,码数设置没有考虑矮个子车手,但对大轮径长行程单车来说这是必然的。Extra安装160mm前叉,头管64度,如果换成170mm或者180mm的前叉,头管角度会变得更趴。这样会增加BB高度,尽管340mm本身就已经很高了。
另一个特点是头管很短。如果你喜欢将把横安装得很高,需要几个垫圈才能达到你想要的高度。如果你是XC车手,将把横设置在较低位置应该没问题。使用新车时,最先注意到的是Extra座包位置舒适度很好,不会让人感觉到往脚踏后方倾斜。
后下叉比大部分同类车型短,坐姿骑行时,后轮有很好的抓地力,在陡峭而狭窄的技术线路上很容易掌控,但有时候会感觉前轮平衡性有些差。尽管避震结构有一部分安装在上管,但站立在单车上时不会有影响,所有尺码跨高都偏低。
与品牌旗下软尾车架构相似,运用Horst转点结构,避震连杆安装在上管,提供160mm后轮行程,搭配230mm长的后避震器,冲程60mm。标准眼对眼安装,但连杆周围有足够的空间,可使用轴承安装。

杠杆比曲线的大部分都拥有较高的渐进率,但初段和末段行程没那么难压入,26.7%预压时,避震器气压是250psi,在踩踏效率和防触底之间有很好的平衡。垫圈可以推到行程末尾,触底时不会有尖锐的金属碰撞声,你也不必时刻担心着膝盖骨被震伤。
搭配30T齿盘和28T飞轮时,预压点抗后下沉超过100%,Extra在质量传递方面做得很好,但避震系统在承受着踩踏所带来的下压力时,后三角会产生摇晃,如果抗后下沉高于100%,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调整锁死开关也能有所弥补,也有助于在平整路面提升踩踏效率,但在越野线路上却会让骑行变得更艰难。
两天时间让我们初步体验到这款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更了解这款车的特点。这是一台性能全面的长行程山地车,可以设置成更容易起飞或者更贴地的模式。避震和几何方面都有微调设置,整体来说,这款车制作得非常可靠,出色的质量值得产出多代产品。

我们很乐意见到ARC8品牌进入单车行业,希望花更多时间熟悉Extra车型。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
网友评论
已经有9条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