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的方面包括:几何得到优化,换上更长的升降座杆,内部模塑线缆通道,连杆位置更低,减少维护需求,增加了车架保护。


8cf71851-mojo4-white-deore-wheelupgrade-threequarter


  “Mojo”这个词代表着魔法的力量,Mojo车型最早出现在1994年,完美地结合了趣味性和全山地技术。但Ibis在2005年重生之后,推出了第一代Mojo Carbon。


68c70dd0-mojo4-white-side-shadows.jpg


  在铝合金时代推出碳纤维单车,在3-4寸时代率先采用5寸标准,单车居然神奇地在树根上游走,没有半点阻碍,这就像魔法一样。风格明显的设计,加上全能的表现,已经接近了现代林道车的参数。现在,Mojo V4搭载了更为先进现代的几何,保留了很多经受过考验的设计特征。


2.jpg


  新款Mojo前叉行程140mm,130mm行程的dw-link避震系统,高效且柔顺,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全能的特性。但新款增加了Traction Tune牵引力微调系统,让enduro车保持即刻能复原的流畅性,还有XC车一样的加速爆发力。魔法得到了进化。


3.jpg

de90b3ab-ibism4-dsc_1371-edit.jpg

4.jpg




Ibis Mojo V4细节

27.5寸轮组
140mm前叉行程
130mm dw-link后轮行程
碳纤维前后三角
四个尺码,S-XL 
车架重量:带Fox DPS后避震器,5.9磅
整车重26.7磅以上
头管65.4度
前叉偏移量37mm
立管76.7度
螺纹中轴73mm BSA
ISCG 05导链器安装座,适配器可以拆卸
车架内模塑线缆通道
M-XL码数的车架搭载170mm+的升降座杆,S码搭配125-150mm座杆
下连杆中使用IGUS套筒,上连杆则是轴承
Metric 210x55后避震器
Boost花鼓开档

锥形头管和夺舵管:上ZS44,下ZS56


1



魔法

  从2005年开始,Ibis与避震专家大卫•维格(Dave Weagle)合作,开始使用dw-link避震平台。提供无与伦比的爬坡效率与下坡表现,并得到了最高等级赛场的证明。


5.jpg

6.jpg

7.jpg

216f88d0-ibism4-dsc_1360-edit-1024x1536.jpg

dc946f04-mojo4-dirtywhiteboard-2883.jpg

dcedd960-mojo4-dirtywhiteboard-2878.jpg




几何

  新车几何得到进化之后,拥有76.6度头管,以及可征服任何上坡的立管角度,后轴距做到了品牌史上最短,前伸量充足,还有65.4度头管角度。这些数据再结合27.5寸轮组,让你有种自信起飞的感觉。


8.jpg




选择适合自己的尺码

  四个尺码的车架,跨高更底,立管缩短,可以安装更长行程的升降座杆。现在车手可以按照前伸量来挑选车架码数了,1米5的车手很适合S码单车,搭配125mm升降座杆。大部分中等身材的车手都可以用M码车架搭载185mm行程的升降座杆。所有尺码的单车都可以放置水瓶,喜欢骑车不带背包的车手,也可以选择购买Pork Chop储物袋。


9.jpg

ed4c059b-ibism4-dsc_1344-edit.jpg




保护好你的财产


  骑行时受过的教训不能忘记,所以单车的下连杆增加了一个护板,上连杆转点位置也有金属护板,让Roxy Lo车架在今后几年都能保持完美。Mojo 4还为顾客提供7年保修。下连杆换了新套筒,保证让更新后的连杆系统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保养成本,同时提升刚度。可拆卸ISCG安装座,你想要的时候就安装上去。


10.jpg

11.jpg




好玩的单车

  初代林道车的魔法又回归到了Mojo 4新车上。上、下、侧面总是很受控。这不是车手的幻觉,只是因为这台车是具有魔法的Mojo。现在可以在官网www.ibiscycles.com购买。



配置和价格

12.jpg

13.jpg


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