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er RIP e9 电助力山地车 评测
2020年07月14日 11:31 来源:bikerumor 作者:Tyler Benedict

最开始,我担心Niner只是简单地往一只印了logo的四连杆车架塞进一台博世电机,就匆忙加入电助力大战,毕竟现在电助力是市场热点,仍在高速增长中。骑了几次,我几乎要给这台车盖棺定论:似乎这个来自科罗拉多的品牌,正在为了电助力,抛弃了他们一贯的特色。之后,我试着对车子“动点手脚”,它居然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了……

在新品介绍的文章中,我已经把大部分关于设计和技术的内容讲过了。同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另一台行程更长的新款 WFO e9。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在本文强调。
在RIP和WFO之间,我更喜欢“中等”行程的RIP。这台车放在我骑过的所有车中也算是很高端的,只看配置就知道。在我看来,180mm行程的WFO适合山地公园和速降,而RIP则能用于更广泛的场景。
凑近看的话,下管显得十分粗大,但远离的话还行,看起来不至于不和谐(通过一些骑行中的照片可以看出)。再来一张特别的视角。
上摇臂和立管的转点处,印有推荐预压值(30%)的刻度,方便你坐在车上也能看见。然而,你还要先把螺丝调到刻度对准0%(空载)……你可能会遇到出厂时没调好的情况。

后胆的下端连着可翻转垫片,我建议选择“低”位置。立管是开放式结构,将后胆包在里面。

升降坐管的控制线位于后胆后方,由两根束带固定。后刹车油管和速度传感电线则从电机上方经过,穿入后下叉。充电口位于电机上方。使用随车的电源,充满需要4.5小时。

上管下方预留了Fox Live Valve控制器的安装位,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要不要给一台电助力山地车装上后胆开关自动控制。RIP e9配的后胆是RockShox SuperDeluxe,可锁死,用户想调节也很方便。但是这对我来说我并不需要。

电机的速度传感器在后下叉非驱动侧,感应后轮上的磁铁。在速度传感器之后,是预留给Fox Live Valve传感器的接口。

有一段后变速的线管,和牙盘挨得非常近,看起来不太走心。在实际测试中,这段线管并没有跑位,也没有和牙盘有任何接触。这是因为限位机构把线管按在车架上。

车架可容纳的外胎最大宽度是2.6英寸(29轮径)。RIP e9出厂标配是Maxxis Aggressor 29×2.5(后轮)和Minion DHF 29×2.5(前轮)。

我最关心的地方,是这台车转投了Horst Link “FSR”四连杆结构。我很欣赏Niner的CVA结构,靠后三角来活动。

理论上,这种结构的转点数量不变,但是有更好的避震效果,因为后上叉和后下叉之间没有直接相连。宽转点、高级轴承,加上粗壮的锻造后三角末端模块,抵抗形变不是问题。
摇臂的后端比较靠外,几次在下得很猛的地方碰到我的膝盖,不过问题不大。


博世Performance CX电助力系统的骑行体验十分流畅,也十分安静。Niner的电助力车属于Class 1,在美国市场的电助力介入切断速度是20英里/小时,在其他地方(特别是欧洲)的限速是25公里/小时。
20英里/小时的速度听起来有点慢,但是如果你习惯Class 3的电助力车,这个速度在林道里很可能比你体验过的最快速度还要快。而且,使用EMTB和TURBO模式,电量会消耗得比较快。
最好的方法是上坡的时候借助电机的力量,下坡的时候关掉省电。在其他需要踩踏的一般环境,我通常开ECO或者TOUR模式。我感觉ECO差不多抵消掉车子因电助力系统增加的重量,可以和骑传统山地车的伙伴们保持相同的速度。如果调到TOUR挡,我可以轻松拉爆他们。

我测试的尺寸是L。按照出厂设定,真空胎配置,不含脚踏的重量是54.87磅(24.89公斤)。换成RockShox ZEB前叉(也是160mm行程)并加上脚踏的话,大概是56磅(25.4公斤)。这个重量听起来很重,不过对于一台铝合金车架的电助力来说是正常的。

上面有实际骑行的视频。Niner建议的预压值是30%,一开始我调到30-32%之间。把车重、体重、水、工具这些加起来,负载至少220磅(99.8公斤)。
按照上面的预压,我在遇到落差和大冲击时,后胆很容易打底。于是我把预压调到25%,但是这样又有点太硬了。我觉得,加一两个气室垫片,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减少打底,又不至于太硬。不过我还没动手试过。

Niner采用新的避震结构,是为了增加后轮抓地力(当然还有为电机提供空间)。他们做得不错,电助力版的RIP在崎岖地形上也能紧贴地面。
提到崎岖地形,我确实感觉到了一点从电池传来的异响。我是在正式发布前一个月就收到了这台测试车,它的电池盖和下管之间的缝隙有点大,于是会晃动,特别是在颠簸的时候,会有一些噪音。视频里提到了这个问题。
Niner说他们会在市售版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他们给我送来改良过的电池盖,那我会重新测试一遍。如果到时还是不行,那就垫一块海绵,应该可以消除异响。
这台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操控方面非常均衡,面对不同路况都有很好的表现。
前轮很听话,不管是下坡过弯,还是在树林中左右扭动。它确实比不上那些只有它一半轻的车子那么灵活,但对于一台25公斤的车子来说算很好了。
低速爬坡时,它也不象一些160mm行程的车子那么迟钝,想低速通过一些技术点也是没问题的。有的车子更倾向于下坡(比如Niner WFO e9),而这台RIP e9则更加全面,无论是单车公园或是XC赛道都拥有不错的表现。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
网友评论
已经有9条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