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去年,当拉尔夫•霍利斯(Ralf Holleis)为参与欧洲自行车挑战赛制作了一批3D打印的Moorhuhn车架后,他和名下品牌Huhn Cycles就一举成名了。他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将钢管(后来还有钛合金版本)用3D打印套接头连接起来,制造出全避震车架。如果使用传统的管材切割直接焊接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做出具有弧线轮廓的车架。(图片由马德琳•伯克哈特(Madeleine Burkhardt)提供。)


  他的作品吸引了很多粉丝,其中一位现在已委托他设计了一款定制版的硬尾车,这款车将采用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




详细信息

车架材料:钢(Reynolds 853 / 316L)
预期用途: 4X / Enduro
行程: 130mm
车轮尺寸: 27.5英寸
头管角度: 64°(静态)
立管角度: 72°(静态)
车架尺寸:定制
价格: 2400欧元(定制几何,两种颜色涂装)
更多信息请点击 huhncycles.com


2.jpg

  成车La Fleche(The Arrow)是一款短行程的硬核硬尾车,专为越野,泵道和单车公园骑行而设计。我们称其为硬汉或者硬核,但我们无法确定哪个词儿更加合适,所以我们现在暂且用这个冗长的名称吧。

  拉尔夫一直以来都想制作一款硬尾车,因此当这位前4X赛车手客户与他联系时,他感到非常高兴。车轮尺寸和行程由客户确定,然后拉尔夫和他一起坐下来讨论最符合其规格的几何结构。他们选择了64°的头管角度,72°的立管角度以及453mm的前伸量,当然了,这些值是静态下的,车子在下陷时几何会变直立一些。

3.jpg

  尽管拉尔夫其他车上大部分的套接头是3D打印的,但是在这款车上,只有立管和头管处的套接头采用了3D打印法制作,而其余部分则采取了角焊缝连接。拉尔夫说,这两个位置相比其它部位对车架强度的影响更为关健,所以他操刀,赋予了这两处更为柔和的外观美学。

4.jpg


出于兼顾强度和美观的原因,这辆车的立管和头管使用了套接件。

5.jpg


至于成车,客户安装了130mm行程的 RockShox Pike、SRAM XX1套件和Magura Vyron无线座杆。

6.jpg

7.jpg


Huhn的羽毛图案回归到此款硬尾车架。

  尽管目前交付一款车架需要等待五个月,但是拉尔夫正在接收更多的定制订单。定制几何和两色涂装车架售2,400欧元,订金为800欧元。


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