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Lahar M8速降车 到今天仍是一台未来战车
2021年02月23日 11:58 来源:pinkbike 作者:Henry Quinney

没有多少国家像新西兰一样,那么多人大力推进变速箱山地车的理念,至少按人均来说是这样的。这个人口不足五百万的南太平洋岛国,有许多充满想象力的工程师,乐于挑战技术难题,并贡献一些实际的、有意义的方案。几个著名的例子,比如目前还在活跃的Zerode,又或者像Finlay Wood的DIY林道山地车。
大概十五年前,Lahar盛极一时。他们的车子标新立异,易于辨认。遗憾的是,他们在2008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本期《那也是一辆自行车》,我们来看看一台2004年的Lahar M8。这台车来自昆士兰的Vertigo Bikes车店收藏。如果你在昆士兰,又对老自行车有兴趣,那么一定要去参观一下。Vertigo的老板Paul Angus希望可以修复这些车子,甚至能让它们重返赛场。
Lahar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新西兰国家队的一些著名车手也使用过,比如Cam Cole和Wyn Masters。
在后续的版本M9,连杆经过修改,在下管连接处更开放,以露出后避震器,同时将与车架一起的变速箱遮挡起来。这个话题稍后再展开。
这个车架在随后历经修改。这台车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到2005年左右。轴距是1145mm,后下叉长度是460mm,十分竞技。五通离地高度是365mm。
后轮轴心靠螺丝锁紧。车架上的伤痕表明,这台车久经实战考验。
我对新西兰人的实在总是心存敬意。这是一个简单而有用的链条张力器。
Rohloff内变速花鼓藏身车架内。
车子的非驱动侧,是弧线造型的刹车安装座。刹车线管划出漂亮的弧线。
要改进的地方肯定有很多。这个车架的下一代大概在两年之后推出,在这块有改动。浮动摇臂一到了后叉的上方。后期的版本更加完善,比起这一代更具备工业产品的感觉。
浮动刹车夹器的设计,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有其他品牌采用,比如最著名的是Kona。
专利设计的碳壳花鼓,上面是一个BMX飞轮。
这辆车骑起来的感觉是怎样的?这个超前的、甚至是未来风格的造型,对实际的避震效果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找到了Wyn Masters。他在2002年拿到第一份赞助合同,就是Lahar提供的。我们不止讨论了这辆车,还谈到了一个自从这个品牌问世一来一直有的传言。

它在颠簸的线路上表现出色,速度保持得很不错。
我觉得它比2000年代前半的其他车子都要领先。Aaron Franklin是个很特别的人,也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你能在一些现在的最好的速降山地车上看见的高转点设计,那个时候就有了,所以肯定是领先时代的。我希望Aaron当初能够坚持下来,就可以看到他今天做出来的作品了。
你希望这辆车上的什么特点能够移植到现在的山地车上?
变速箱/内变速花鼓,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可以真正驾驭,很期待这样的设计将来能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闻。据说每个Lahar车架里面都会有一根吊毛,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听起来很疯狂但绝对是真的。他就是这么特立独行的人,做出来的车子也是这么标新立异。
翻译:轮火竞赛,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
网友评论
已经有9条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