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Prime Bicycles Rocket


  Prime Bicycles是一个新成立的欧洲品牌,在波兰和奥地利都有机构。这个品牌在去年发布,你可能在Instagram上已经看过。

  当时的一些方案,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这个品牌由Peter Siulczynski创立。他以前是职业速降车队的经理,和Nathan Rennie、Sam Blenkinsop等车手是同事。2008年,Gravity Group解散,Peter想把自己的执念继续推进。Peter表示,他想重新组建一支车队参加世界杯,阵容里面包括一个排名前五的车手。然而,他找到了零部件和其他器材的赞助商,却找不到想要的车架赞助商。在Prime发布之前,我们通过Zoom和Peter聊过,他想打造一支车队,和F1车队的定位类似。F1车队使用的不是消费者马上就能开上马路的车。那是一个试验场,测试一些新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早晚会进入消费者市场,为消费者带来好处。

  经过多年的努力,Prime Bicycles终于正式进入市场,带来两款新车:速降山地车Rocket和enduro山地车Thunderflash。

2.jpg


Prime Bicycles Thunderflash。

  这些车型希望能够在提供媲美精品、昂贵品牌的品质和吸引力的同时,有着更友善的价格。它们称不上亲民,我觉得厂家也不会这么定位。它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基于车架和零件的水平显得物有所值。

  这两款车型最初得到了来自Cero Design Studios的技术支持。你可能通过Cesar Rojo对这家设计工作室有所了解。在满足了最初的一些要求之后,Cero和Prime Bicycles的团队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多年的工作,呈现出这两款山地车。

  关于几何与避震结构的概念,最早在2016年产生。然而,当时流传新的Fox 40前叉将支持29寸轮径,于是Prime决定暂停手上的工作,等Fox正式发布,拿到前叉的数据之后再继续。他们测试了一系列的主流轮径,最终发现还是29寸的骑乘特性最符合要求。测试历经一年,由不同的车手进行。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其中包括碳纤维原型车的测试,Prime进入到所有尺码的碳纤维车架的量产阶段。Rocket和Thunderflash由VIP Composites制造,都是全碳纤维车架,包括摇臂和连杆都是碳纤维的。车架在亚洲生产,然后运到德国组装。

3.jpg

4.jpg


两款车的测试原型车,出现在某个在马德拉举行的活动。

  在这个阶段的测试中,他们对后行程和五通高度都进行了调整。这不仅是为了追求想要的骑乘感,也考虑到车手在后轮上方的活动空间,以及各参数对此的影响。Peter解释说,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混合轮径的选项,而是Prime的团队认为,29er会更合适大部分车手,提供更出色的骑乘体验。

  在他们的车型上,你找不到任何双向垫片。我个人很欣赏这种设计,特别是对于一台拿来踩踏的山地车。通过双向垫片来改变车架几何,永远没办法只改动某一个特定的参数,往往会使得其他方面受到影响。你会发现,你喜欢某个设定之下的头管角度,却想要另一种设定之下的立管角度,无法两全其美让人抓狂。Prime放弃了这种可调整的设计,哪怕有些人觉得是有用的。他们追求他们认为最好的感觉。说到可调整的话,实际上Prime的测试车可以提供多达80种不同的几何组合,让他们找到最好的状态。

5.jpg

  两款车都采用了Prime自家的S.H.R.E.D Dynamics避震结构与几何概念。避震有两个在相同方向共同转动的连杆。下连接在五通上方的位置穿过立管,在外观上和其他一些避震结构类似。下连接有六个轴承,驱动侧四个、非驱动侧两个。这个设计有助提高侧向刚性,同时增加轴承的寿命(虽然Prime并没有这么说)。所有的零件都带轴承,保证湿气和杂物不会入侵。

  两款车型都配备挡泥板,将泥土挡在后避震器的外面。两款车在一定程度上都支持自定义配置。比方说,你想要一辆入门配置的Thunderflash,但又想要ENVE的轮组,Prime很乐意为你安排。




Rocket

6.jpg


Rocket有午夜蓝和炭黑两种颜色。


Prime Bicycles Rocket

轮径:29英寸
行程:前200mm 后195mm
碳纤维车架&连杆
63.5°头管角度
后下叉长度:450mm
前伸值:455、475、500mm
整车售价:5299欧元起

更多信息见Prime Bicycles官网



  Rocket是一台29寸轮径、195mm后行程的速降山地车。全车内走线、203mm柱式夹器安装座、充足的车架保护,以及螺纹中轴。整车有四种配置:RS、R、S和C。整车售价5299欧元(Rocket C)起。采用Fox、SRAM、Maxxis和Renthal的零配件。车架售价3499欧元。

  Rocket采用了破风造型坐管,不过用途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而是别有用处。

  设计团队认为,非圆形坐管可以省去对正坐管的麻烦,特别是在骑行中摔车,坐垫可能歪到一边。Prime非常有信心坐垫不会歪,万一真的歪了,他们免费更换坐管。厂家也准备推出修补件,使得车架支持27.2mm的圆坐管,如果你真的想用的话。如果这个零件没有和车架一起到货的话,厂家会在它到货之后免费发到你的手上。

7.jpg

8.jpg


  杠杆率从较高的3.6起步,为后轮提供充足的杠杆推动后避震器,使得在面对小震动的时候保持灵敏。避震曲线是渐进的,也是连贯的。在行程30%附近,杠杆率降到2.9,在行程末段则进一步降到2.1。这样的设置能很好地防止打底出现,不管弹簧类型如何都有不错的避震性能。

9.jpg

10.jpg


  抗下沉曲线类似,在初段有较高的数值,达到200%。到了预压值30%附近则掉到116%,而去到行程末段更是降到50%以下。这台速降山地车将会在踩踏的时候显得非常高效,不管你是在争分夺秒的比赛,还是想加速飞过一个落差。

  该型号的各种配置都可选午夜蓝或炭黑。每辆车上的泼墨效果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Thunderflash

11.jpg


Thunderflash也有两种颜色供选择。


Prime Bicycles Thunderflash

轮径:29英寸
行程:前170mm 后165mm
碳纤维车架&连杆
64°头管角度
立管角度约77°
后下叉长度:445mm
前伸值:460、480、505mm
整车售价:4999欧元起
更多信息见Prime Bicycles官网


  Thunderflash拥有许多和Rocket相同的特点。这台车采用29寸轮径,全碳纤维车架,以及不会令人眼花缭乱的内走线。零配件来自和Rocket相同的品牌,再加上BikeYoke或者Reverb AXS升降坐管。后轮行程165mm,搭配170mm行程的前叉。

  这款车有五种配置:RSX、RS、R、S和C。整车价格4999欧元起步,车架售价则为3499欧元。这款车和Rocket一样,入门款搭配空气弹簧后避震器,高级款则是线圈弹簧。Prime认为,空气弹簧对经验较浅的目标用户来说,有更多的可调整空间。

  Thunderflash也没有双向垫片,只有一个“SHRED”位置。你也会发现,不管是速降还是enduro型号,Prime都没有让后下叉长度随着车架尺码变化而变化。Prime认为,虽然有的人比较敏感,能够骑出后三角5mm的变化,但是他们花了很多精力保证各个尺码的避震效果是相同的,不值得为此而动后下叉。这点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但我觉得是一个有意思的做法。

  Thunderflash配备180mm柱式夹器座、全内走线,并在头管附近有橡胶入线口,在走线的同时能够保护车架不被前叉撞伤。和Rocket一样,Thunderflash也采用了大量密封轴承,包括下连杆的六轴承排布。车架有充足的保护。

12.jpg

13.jpg


  Thunderflash的杠杆比不如Rocket那么高,但在初段也有较高的3.1。曲线渐进发展,和速降车型一样,对线圈或空气弹簧都有很好的兼容。

14.jpg

15.jpg


  挡位在中间的飞轮,预压值时的抗下沉是112%。这意味着你将拥有不错的踩踏平台。尽管我们认为100%才算是对踩踏没有干扰,不过考虑到不断变化的负载和重心位置,略高的数值能够保证在不同场合都有不错的踩踏支撑,同时保持贴地。

  Thunderflash有午夜蓝和枪银两种颜色。

  Prime Bicycles位于因斯布鲁克的测试中心欢迎用户参观和体验。这里所有车型齐全。


请勿转载!版权疑问请联络: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