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提到平踏骑行鞋,我就会想起Moon Boot雪地靴,不是真的上过月球那个。那些鞋子的侧向张力很糟糕。我是指最早的Five Ten Impact那样的大块头,有着人造革鞋面和沙发般软绵绵的鞋底。在你不得不买一双鞋子,准备一场认真的骑行,你发现这竟然已经是市面上最好的选项——显然不可能。你可以把腐烂的树桩一脚踢飞,做一个老式地硬着陆,跖骨完好无损。


  不管你是喜欢还是讨厌(也可能是同时既喜欢又讨厌),平踏骑行鞋的市场一直选择有限,相比锁踏骑行鞋的款式丰富而言。当然了,最近市场上多了很多新品,但老实说,很少能比得上Five Ten这么多年来的积累。通常不够抓脚是主要问题。我还没有发现哪双鞋在车上能像Five Ten一样牢牢抓住脚踏。有的鞋子在停车场溜溜,感觉还挺抓脚的,但到了山里就不行了。会不会有人就喜欢没那么抓脚的鞋子呢?肯定有,但是我赌绝大部分人还是喜欢抓脚的,因为平踏真的很锐利。


  过去两年,平踏骑行鞋市场迎来了一波浪潮。终于有品牌的外底摩擦力能比肩Five Ten,产品的丰富程度也几乎赶上了锁鞋。


2.jpg


看底猜鞋。


  这份榜单并不全面,不过有一定代表性。这里覆盖了所有能用得到平踏的分类,当我准备参加某一种风格的骑行时,就会选择相应的鞋子。从冬季涉水而行,到夏天徒步加骑行,再到泵道,还有各种林道、耐力骑行,你都能找到一双好鞋。这里没有介绍一些更细致的分类,比如低温用的鞋子,或是适合土坡式、花式骑行的产品——我没资格去评测这些产品。如果下雪了,我会穿Xtratuf的靴子。下面,我从轻巧的鞋子开始,再到厚实的大家伙。





3.jpg


fi’zi:k Gravita Versor


140美元


优点


帅气

轻巧舒服

XC/林道来说足够硬


缺点


不如其他产品抓脚

对耐力/山地车公园来说刚性不足


  我一开始并没有想过会把fi’zi:k写进来。这个品牌一向是以公路和XC产品出名,当时Versor送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还挺感兴趣的。打开盒子,我看到了一双外观非常现代又很fi’zi:k的平底鞋。轻量而坚挺的防撕裂面料,加上Vibram Megagrip外底,负责与防滑钉打交道。非居中对称的鞋带和鞋帮让人一眼发现,不过穿上之后就知道,只是为了造型,不影响舒适性。


  这份榜单上的一些鞋子,实际上是大部分,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才开始有舒服的感觉。Versor是例外,从盒子里一拿出来就已经很软、很贴脚,踩踏的时候不会显得太松,又不影响正常的动作。非居中的开口也许有点作用,因为平常鞋舌太厚或者鞋带系太紧的话,会挤到我的脚。穿上Versor,我感觉能把鞋子系得更紧,但又没有被挤压,就像是压缩袜子和普通袜子之间的区别。


4.jpg


  Gravita Versor穿在脚上感觉很轻,但鞋头的防护足以应对林道和轻度耐力山地骑行。


  另一方面,Versor较为轻薄的鞋面,也比较透气、散热。虽然不如Five Ten Trailcross,但Versor的防护性也比较强,对一般的林道骑行和轻度耐力骑行是没问题的。PU加强鞋头能保护脚趾,也防止被露水打湿。脚踝内侧鞋帮较高,防止脚踝刮到曲柄。我对保护性能更好的高帮版本很感兴趣,而且fi’zi:k也确实有推出高帮版本。


5.jpg


偏向一侧的鞋带非常有特色,而且也比较舒服。


  Versor的鞋底硬度中等偏软。不是说支撑性不够,但是更偏向能感觉到脚踏的那种。这种感觉,和Vibram Megagrip橡胶底一起还不错,给人感觉有Five Ten Stealth90%那么抓脚。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会这样想。如果在炎热的盛夏骑XC硬架,或者想要更轻便地骑林道,我会选Versor,毫无疑问。爬坡够抓脚,在比较激进的脚踏上也方便调整位置,而且下坡还没试过脚底打滑。


  话虽如此,穿Versor下坡时需要更注意脚的位置,特别是高速、颠簸的地形。Five TenSpecializedGiro则非常踏实,我从来不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但穿Versor的时候我确实要注意不要在压过树根的时候不小心让脚飞出来。我倾向把这双鞋子用在比较休闲的场合,强调舒适的时候穿就最合适了,或者在城市周边/泵道也可以。





6.jpg


2FO的鞋底抓脚可以媲美Five Ten Stealth,不容忽视。


Specialized 2FO Roost Canvas


120美元


优点


抓脚堪比Stealth

透气不错,但不算轻

硬度足以应付大部分骑行

休闲、舒适


缺点


对速降/山地车公园来说还可以再硬一点


  Specialized做鞋子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Specializedfi’zi:k一样,在讨论平踏骑行鞋的时候并非首选,但2FO的性能和销量都在稳定提高。有两点让Specialized与众不同。第一,他们有大量的研发资源放在2FO这样的项目上,每一代新产品都能看到改进。第二,最新一代的改善真的非常出色。


  Specialized的橡胶是市面上最抓脚之一。这没有夸张——2FO在紧贴脚踏方面比得上任何一款Five TenUnParallelShimano等少数几个品牌差不多能把Five Ten赶下王座,而Specialized则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盲测的话,我根本分不出StealthSlipNotSpecialized的橡胶)。但是我也可能要摔很多次。


7.jpg


如果你正在寻找Five Ten的替代品,Specialized已经追上来了。


  如果要看细节的话,两者还是有些小区别的。SlipNot在自行车以外的抓地力不如Stealth,比如在湿滑的岩石表面。这不算大问题,除非你经常……攀岩?两款橡胶在寒冷天气也有区别,Stealth会变得稍硬、回弹稍慢。SlipNot则在正常温度下性能如一。


  耐久度方面,我发现2FO的防滑纹更密,所以脚踏防滑钉造成的划痕会在凸起的表面,而Five Ten则会在凸起之间的凹陷磨损更多。通常,防滑钉在一段时间后会把我的鞋子刮破。2FO我还穿得不久,鞋底尚未捅出破洞。我想更密集的纹路会不会让鞋底更耐用一点。


  一双骑行鞋除了外底还有很多要考虑的方面。这里评测的是2FO的最新一代Canvas,鞋面用了帆布,鞋头有硬化防护。和其他鞋子(除了fi’zi:k)不同,2FO的鞋面非常柔软,感觉像是拖鞋,而不是厚重的骑行鞋。帆布需要一点时间去穿开,更像是给时间让海绵内衬变软。穿开之后,2FO非常休闲,有种穿拖鞋的感觉,不管是车上还是车下都很舒服。但这也意味着2FO不像其他一些产品那么流线和饥渴。它的态度更加随意,像是以前的滑板鞋。我不会因此而不选择2FO,但它确实和现在主流的骑行鞋有所区别。如果再用Five Ten比较的话,2FO在穿着感受方面更接近Impact Pro(少了厚重的感觉),而不像Freerider Pro那么紧贴。


8.jpg


2FO的感觉最接近常规版Freerider,但鞋底更硬,适合激烈骑行。


  最后,2FO虽然在Specialized的官网属于速降的分类,但它的硬度更接近林道/耐力骑行,不像是全副武装的速降骑行鞋。想象一下Freerider ProImpact Pro2FO更硬,适合又长又颠簸的下坡,但如果你在A线飞过头了,就会感觉到有点不够。但往另一面想,2FO走路也很舒服,能很好地贴住脚踏,总的来说硬度适合更多不同类型的骑行,而不是纯粹的速降重装备。灰色帆布也非常好看。





9.jpg


Giro Latch的抓脚也能与Stealth并驾齐驱。


Giro Latch


150美元


优点


非常抓脚,和StealthSlipNot不相上下

竞技设计,贴合但不挤

防水


缺点


足部弯曲时感觉到鞋面较硬

没有高帮版本


  当我在夏天收到Latch的发布通告时,我内心充满怀疑。我过去穿Giro鞋子的体验不是特别好。Giro声称Latch是“平踏骑行鞋的新标杆”,似乎有点说大话。但是我将会被打脸,这双鞋子相当出色。


  Latch轻松完爆Giro至今推出过的所有产品。他们新出的橡胶Tack Rubber在性能上可以媲美StealthTack Rubber和其他竞争对手一样粘,在大力刹车碾过树根这种激烈的场合,不给力的鞋子就脱脚了,但是Latch还能贴住脚踏。在湿冷的天气下,Tack Rubber依然坚挺,就算裹上了泥浆也拒绝投降。在橡胶外底这方面,我很难找到Latch的任何缺点。我穿着的时间还不算长,试不出它的耐久度,不过目前看来,Giro Latch和使用了同等时长的Specialized 2FOFive Ten Freerider Pro Mid VCS的磨损程度是一样的。


10.jpg


Latch是比较贴合的楦形,骑车时感觉很棒,虽然不如其他一些款式那么宽松。


  在鞋子的其他方面,Latch给人的感觉和Freerider Pro非常类似,无论是楦形还是材质。这双鞋非常贴脚,比2FO窄,甚至比Freerider Pro Mid VCS还要窄一点(测试穿的是US12码)。穿着2FO踩在DMR V11s,我有时会觉得鞋子好像要悬空在脚踏外面,但Latch则让我感觉更稳地固定在脚踏上,同时还有一点空间可以调整站位。Latch的包裹性很好,不算很挤,但鞋子内也没有空间让脚乱跑。如果是激烈的骑行,我更喜欢这种脚感,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脚踏。缺点则是不能穿厚袜子,不然就有点挤脚了。我不觉得是鞋码偏小的问题,应该是这双鞋的设计就偏竞技取向的。


  Latch的合成材料鞋面非常适合太平洋西北的秋天。对于一双并非防水的鞋子来说,Latch的合成表层十分有效地挡住了水汽的渗透。地面溅起的积水和潮湿的植被都无法击败Latch——这双鞋的设计是没有防水功能的,但在防水上确实做得不错。Latch的内衬也非常厚实,就算穿着夏天用的薄袜子在个位数气温出门也不觉得脚冷。缺点?那就是如果Latch真的弄湿之后,吹干需要花多一点时间。不过这份榜单里没有哪款鞋能在潮湿的太平洋西北自然吹干,所以我家里有一台为鞋子准备的烘干机。


11.jpg


Latch的极简风格造型,不骑车也十分好看。


  回到内衬,特别是鞋舌,Latch需要穿上几天才逐渐穿开适应双脚。事实上,我头几次穿Latch的时候,就算鞋带系得很松也感觉脚背有被硌到,后来慢慢才消失。但是鞋面则一直都保持比较硬,走路的时候、弯曲脚趾的时候,就能感觉得到。可能是因为我习惯了Specializedfi’zi:k那种柔软舒适的脚感,但Latch在走路的时候确实不如其他鞋子舒服。


  GiroLatch的中底加入一种叫Mute Foam的材料。这种泡沫相当于回弹较慢的阻尼,目的是消除骑行中发出的噪音。我不觉得Latch的鞋底硬得不舒服,但也没觉得它比其他鞋子更“静音”。Ride Concepts的鞋子是真的有脚底踩棉花的感觉,后面会介绍。Latch在这方面的舒适性是比不上Ride Concepts的。最后,Latch是一双功能全面的重型鞋子,在各项指标都满足了我能想到的平踏骑行鞋的需要。





12.jpg


新款Freerider Pro Mid VCS再进化,是一双优秀的性能优先的平踏骑行鞋。


Five Ten Freerider Pro Mid VCS


180美元


优点


非常舒适

防护性能出色

容易穿脱

超级抓脚


缺点


魔术贴不小心就会拉得太紧


  你觉得这份榜单会一双Five Ten都不提吗?很难从上一代里只选一双——我自己就有FreeriderFreerider HighFreerider ProFreerider EPSImapctImpact ProImpact Pro MidTrailcross的所有型号。这么多双里面,我更喜欢的是最新款:Five Ten Freerider Pro Mid VCS


  VCS背后的故事很有趣,这双鞋其实是童鞋版Freerider的成人化。鞋子采用了OrthoLite袜套内靴,提供了脚踝保护和完整的鞋舌覆盖。鞋子没有鞋带,而是使用了三根魔术贴。显然,简单实用在什么年代都是OK的,不过外观肯定是属于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很讨厌那种。


13.jpg


  没有鞋带就少了一个问题。脚踝的高帮袜套保护你的双脚,而且魔术贴让你不需要用冻僵的手指头去摆弄鞋带。


  不提外观,VCS的可取之处非常多。这双鞋属于一穿就行。魔术贴在穿脱方面十分方便,让生活变得稍微美好。我喜欢这样的设计,比如在湿冷的骑行过后,冻僵的手指没办法搞定沾满泥水的鞋带。到了春天,我也不需要从鞋带里把杂草和草籽一点一点地挑出来。魔术贴比起鞋带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不容易把松紧做到刚刚好。我刚开始穿这双鞋的时候,常常会把魔术贴拉得太紧了。


  我认为,真正让VCS突出的地方是它的楦形。原来的Freerider Pro标志着Five Ten向竞技取向发展,VCS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高脚踝袜套将脚跟牢牢地固定在脚跟杯里,鞋子的其他地方同样非常贴脚。它不会比Freerider Pro更紧,但新款设计有许多微妙的改动,让鞋子内部的空隙更少。VCS是我穿过最贴脚的山地骑行鞋。当然了,这是非常主观的。如果Five Ten本来就比较适合你的脚型,那么VCS也依然是这样的。


14.jpg


脚踝上的D3O补丁抵挡曲柄的碰撞。一个有用的小设计。


  很强的包裹感让我感觉和车子的连接更直接,比Giro Latch更强烈。脚在鞋子里几乎不能动,双腿活动以及通过脚踏从车子传来的反馈更加清脆、高效。鞋底的直角边缘让双脚的晃动降到最低,有一种稳定的感觉。


  关于Stealth橡胶,我不会说太多,毕竟老生常谈了。这是我们都了解、都喜欢的橡胶。我关注这双鞋的鞋面。虽然是合成材料,但整体和Freerider Pro区别不大。面对潮湿的灌木丛,防水性能是不错的。面对偶尔溅起的积水,VCS有脚踝袜套,比Freerider Pro的防护略胜一筹。但是反过来看,VCS就不是很透气了,这点我觉得没问题,但也有人会比较在意。如果你需要透气的鞋子,那么Specializedfi’zi:k更适合你。


  从防护性能的角度看,VCS和普通版的Freerider Pro也十分接近,鞋头硬度够,侧面内衬也厚,足以挡住外来攻击。我个人觉得,VCS做到的,其实Trailcross也应该做到。Trailcross比较轻巧,即便推车步行也没问题。但我也不介意它厚实一些,能在岩石上激烈骑行。


  Freerider Pro是一双优秀的骑行鞋,较为休闲;Freerider Pro Mid VCS则是更专注竞技的版本,保留了所有优点,做得更深入。





15.jpg


Hellion Elite是这份榜单中最重量级的鞋子,脚感和其他鞋子都不一样。


Ride Concepts Hellion Elite


150美元


优点


脚感极佳

防护充足

有高帮版本

非常抓脚


缺点


不如StealthSlipNotTack Rubber抓脚

比其他鞋子稍显笨重


  这份榜单上可能要数Hellion Elite给我的意外最大。Hellion Elite的设计目标是“轻量、不妥协的全山地平踏骑行鞋”。这句话听起来这双鞋子会和Five Ten Freerider Pro的定位差不多,可是实际上它的构造和防护水平都更接近Impact Pro这种更重型的鞋子。


  使用感受也是一样的,穿起来感觉像踩在云朵上,和其他鞋子不同。认真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穿这双鞋子时最出乎意料的地方,感觉就像中底用了记忆海绵。想象一下,先用一辆小行程山地车骑一条速降路线,然后换成正式的速降车再跑一遍,那种感觉。两次你都会面对许多冲击,但骑大行程的车会舒服多少,应该不难想象。这也是Hellion和其他骑行鞋的对比,感觉脚底下所有的震动都被Hellion吸收了。这是榜单六双鞋里独特的。


16.jpg


  Hellion Elite的鞋垫加入了D3O,比其他鞋子更好地过滤掉地面传来的冲击。硬架用户留意一下。


  前面提到过,Hellion比其他林道山地骑行鞋更加厚重。如果我没有看过Ride Concepts的广告,我还以为它是Impact Pro(从许多方面看也是一双不错的林道山地骑行鞋)的直接竞争对手。在防护性能方面,Hellion比其他鞋子都要高出一截,有着坚挺的鞋头,鞋子一圈都是厚实的内衬。合成鞋面也相当厚,让人担心它的透气性,但肯定也能轻易挡开林道里的剐蹭。如果你需要脚踝的保护,Hellion还有高帮版本。叫Powerline。骑山地车公园或者是需要坐车上山的那种路线,我会考虑高帮;如果需要比较多踩踏的话,低帮则比较合适。


  Hellion的楦形比Freerider Mid VCSGiro Latch更宽松,但比不上Impact Pro那么松动。评测里所有鞋子我都选了US12码,Hellion并不会明显偏大或者偏小,只是鞋头空间稍微大点,对厚袜子或者宽脚友好一些。足弓和足跟都能很好地固定住,应付激烈的骑行。


17.jpg


Hellion Elite的唯一缺点是不如其他鞋子抓脚。


  橡胶外底方面,DST 4.0 MAX也挺抓脚的,但还不是最好的那一档。摩擦力大概相当于StealthSlipNot或者Tack Rubber95%。感觉也差不多了,实际也如此。一开始我以为它能和其他鞋子看齐,不过骑了一些更快、更激烈的路线之后,我注意到,在最颠簸的地方,Hellion在紧贴脚踏这一点不如其他鞋子。有一说一,除非你一定要最抓脚的鞋子,不然Hellion还是很抓脚的。下了车走路,Hellion因为鞋底花纹较为密集,后跟还是平的,所以抓地力差点。当然总的来说并不糟糕,只是其他鞋子会做得更好。说到底,这是骑行鞋,不是登山鞋。


  Hellion的另一个细节是鞋带十分有弹性。我个人会把所有鞋带都换成这种弹性较佳的,提高穿着的舒适度。我非常喜欢Hellion的这个细节。


  那么,Hellion在这份榜单里是什么位置?Hellion比其他鞋子更厚重,脚感也比其他鞋子更软,对于激烈的路线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你不介意抓脚的略微不足。


  Ride Concepts Hellion最近推出了新颜色,也使用了更轻、更透气的再生微纤维面料。





18.jpg


Trailcross GTX为恶劣天气打造,设计独特,定位精准。


Five Ten Trailcross GTX


200美元


优点


完全防水

非常保暖

空间充足,可以穿厚袜子

非常抓脚


缺点


水还是能从鞋帮灌进去

换季的时候穿太热了


  最后介绍的是一双特别的鞋子。平踏骑行鞋中没有什么针对雨天的产品——实际上我一双也想不起来,所以这双鞋子算是独角兽。锁鞋倒是有很多,但完全防水的平踏骑行鞋就没什么了。也许这是有原因的,等下再讨论。


  我评测过Trailcross的其他型号,结论是它们适合热天。GRX则不一样。普通的Trailcross以轻便和速度为卖点,GTX则是厚重的大家伙。它的造型和其他Trailcross差不多,也采用了Stealth橡胶外底(一如既往地出色),不过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共同点了。


19.jpg


Stealth鞋底仍旧抓脚,而不一样的花纹则对徒步有帮助。


  GTX在内部使用了GoreTex涂层,所以是防水的。我成功淌过一些水坑,确认水位低于脚踝的话是一点水也进不了鞋子的。我在夏季快要结束收到这双鞋子,太平洋西北的天气准备从晴朗转变为进入秋季前的频繁降雨。我穿着GTX进行了许多次雨骑,但我有话要说,因为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让我先从批评开始。这双鞋只有氯丁橡胶脚踝套以下的部分防水。假设你穿着短裤骑车。假设你冲过一个水坑,水溅到了小腿上。很好,你的鞋子也湿了,因为水会顺着小腿流进鞋子里。穿长裤也有这个问题,尽管视乎你的裤子问题会减轻一些。这样看的话,防水山地鞋只是一种空想,实际上脚还是会湿。如果你希望双脚保持干燥,最好还是穿一双防水袜子。


20.jpg


这双鞋虽然挡不住沿着腿流进鞋子里的水,但在其他地方还是防水的。


  话虽如此,当路况比较多积水的时候,或者路上有很多潮湿的植被需要硬冲的时候,我还是倾向于选择GTX。特别是穿长裤,GTX在防止溅泼方面非常出色,也不用说涉水步行。另外,防水功能让GTX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特别温暖,温度掉到零下我只考虑穿这双鞋。冬季骑行常常会被路上某个结了冰的水坑毁掉。我还没机会用GTX去挑战,但我根据至今的使用经验,对这双鞋子非常有信心。


  说到舒适性,GTXFive Ten Impact Pro Mid颇为相似。鞋子内部有充足的空间塞下厚袜子(评测穿的都是US12码,因此可以横向比较)。脚踝套很贴合,防止外物入侵,也为脚踝提供一点支撑。我希望Five Ten出非鞋带版本的,因为我不想在冬天用冻僵的手指去解开冰冷湿透的鞋带。不过GTX的鞋带是弹性的,穿着起来十分舒服。


  GTX的感觉非常厚实(可能是因为防水涂层),鞋帮也非常厚实,和其他Trailcross不一样,倒是和Freerider Pro Mid VCS差不多。这双鞋比普通的Trailcross重一点,但不会比其他重型鞋子更重。如果需要保暖的话,我会接受这点增重。


  说到保暖,GTX无与伦比,甚至比一些我穿过的冬季锁鞋更给力。氯丁橡胶脚踝套完全不透气,热天的时候是一台烤箱,但我感觉冬天的时候会是很重要的功能。


  毫无疑问,Trailcross GTX有其局限性,但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的话,不失为一双优秀的应对恶劣天气的平踏骑行鞋。


翻译:轮火竞赛  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