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速降车手卢彬彬遭殴打事件:折射山地车运动发展资源困局
2017年01月05日 14:53 来源:轮火竞赛 作者:捷
认识卢彬彬是在2014华东速降联赛第三站
大约在2014年10月,刚刚开始骑山地车(XC)不久的卢彬彬参加了一场速降赛,比赛中脚踏损坏,在观看其他车手比赛的他又不小心碰倒了摄影师的闪光灯脚架,于是被抓住充当闪光灯“打光奴隶”,直至比赛结束。
2014年10月卢彬彬参加了华东速降赛第三站,上山找比赛中掉下的脚踏。
为梦想而流浪
在这次之后,速降比赛里经常会遇见卢彬彬,他的比赛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好,并且,悄然地逼近国内的大神。从2015年到2016两年间,中国的山地速降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卢彬彬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勤奋的训练一跃而上,成为了颁奖台的常客。期间他曾经两度加盟车队,但是很快又宣布退出,他告诉我们,这些商业车队的经费非常有限,形式上签订赞助协议,配备很好的器材,但是致命的一点是这些车队规划的比赛行程非常少,往往需要自掏腰包作为参赛路费,事与愿违之下,他毅然退出了这些车队。
2015华东速降联赛第二站,卢彬彬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6年元旦,卢彬彬在潮州紫莲山速降赛。
此后,卢彬彬从杭州取道南京,去了他梦想中的“山地速降之都昆明”,投靠东大村的乔治,整个路途耗时两年。或者,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为梦想而迁徙”,一个速降车手为适得其所而辗转多地,寻找心中的宜居之城。两年间,他参与修建了多条赛道、练习场,最有代表性的是杭州高架桥桥底泵场、南京大学城红土地土坡场,令人痛惜的是高架桥桥底泵场的生命周期仅仅维持了半年便被高速路公司夷为平地。为成为中国的第一个职业速降车手,卢彬彬也出现在展览会里,面对赞助商苛刻的要求和绵薄的支持,他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自从大学毕业,他为了保证自己的训练不间断,基本上没有做过一份长期工作,但是,随着比赛成绩越来越好,加上国内速降比赛的奖金不断攀升,他也有了一些不太稳定的收入。


卢彬彬修建杭州高架桥桥底泵场
车友们在得知卢彬彬独自修建场地之后,纷纷自发筹集资金表示支持


卢彬彬修建的南京大学城红土地土坡场,XC大神胡浩也来玩
在昆明的训练以及成长
出道两年的卢彬彬被车友们起了很多外号,最多人知道的就是华东车友先叫起来的“卢BB”,他的想法很单纯,也很执着,对车友也无害,也许是这个外号的起源,不过据我们所知,不善言辞的他对商业很敏感。我们的摄影师和他相遇的机会很多,我们尊敬地称他为“裸奔奔”,因为这个词的发音和广东话非常接近。卢彬彬去了昆明东大村之后,我们时常通过他来“刺探”昆明土坡和速降线路的情报。乔治在东大村耗费数年时间修建了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土坡场,接纳过很多为梦想前来朝圣的车手,卢便是其中一个。 2016年底乔治因太太即将进入预产期,不得不回澳大利亚陪同,之后便剩下卢彬彬一人独守东大村。东大是私人土地,使用权益方面从未出现争端。
小青龙协会单方面提出的发展模式引起巨大争议
在昆明生活的卢彬终于也踏上了宝珠寺速降赛道。西南部最发达的城市,良好的消费力和天然线路造就了昆明山地车文化沉淀多年,经过几代车友的努力,昆明呈现了数条下坡线路。与此同时,,一年下来,由赞助商和当地俱乐部在这些线路上举办的比赛多达数场,从比赛数量来说,很可能称得上全国之冠。凡是去过昆明参加比赛的车友都对我们称赞当地的赛道何其优良,纷纷推荐我们去体验。在贵州乌蒙大草原Enduro赛遇到卢彬彬时,他向我们形容,昆明羊圈赛道无论从长度、落差或者是难度方面来说,都称得上全国首屈一指的。直到今年的下半年,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声明:
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告时,小编的内心激动万分,感觉单车公园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这可是中国山地车运动发展的2.0时代,当即第一时间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表了对这个模式的评论(当然是个人看法):如果有组织敢于带头募集资金(大规模融资或者采取股份制又或者是AA制都好),并且大规模修建、改造赛道,实现商业性质、可持续的运营,这不就是一个山地车公园的雏形吗?
虽然没有踏足过昆明的速降赛道,但是难免会对这些新的模式有所想象,小编也曾是道中之人,扛着速降车在半山腰喘气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如果有现成的单车公园或者赛道组织去料理这些设施,我们只需要掏钱,尽情地消费就好了。毕竟常年在野路上训练,对抗乱路风格的地段会有所长进,但对于现在的速降赛来说,赛道的元素趋向于综合化,除了杂乱无章的路段之外,肯定还包含着往上翘的飞台(唇形双峰、梯形飞台)、大坠台、断崖、巨型弯墙、空中转弯这样的人工地形,凭着一群热心车友的双手去创建这样的设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小朋友你为什么那么屌?
少年强则国强:惠斯勒是怎样练出“专业儿童车手”的?
超级彪悍的南非少年车手艾克·克拉森
大家最近可能会看到很多国外小朋友在土坡场上玩飞包的视频,看起来每个动作都非常专业,他们在儿童时期就开始了针对性训练,当然这需要有环境以及父母的熏陶,他们的目标已经锁定未来的速降或者自由花式冠军。针对性训练才是将车手送入速降殿堂的唯一方法,针对性训练所需求的场地无论从难度、强度方面都要>(大于)你所参加的常见比赛,这样才能让车手在比赛中保持在自己舒适区内。从这些角度看,我们需求更多的训练量(交通工具上山、缆车上山)、更多的人工修缮地段(力所不及时必须聘请工人去劳作)。青春无价,想追求快速进步,当然不能把太多时间浪费在铲土挖泥上面。也许有人说国外的自由骑手不都是整天修路和骑车吗?可是我们不同,一至五要上课、陪孩子、上班,我们仅有的时间就只有周末两天。
澳大利亚瀑布溪单车公园:单车营造奇美之境
http://www.ccbike.cc/equip/bicycle/am/2016/1213/9268.html
被施了魔法的木栈桥:乔治王子城“厨房水槽”赛道
http://www.ccbike.cc/equip/bicycle/down-fr-dh/2016/1124/9153.html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单车节Crankworx(曲柄工坊)完全手册
http://www.ccbike.cc/equip/bicycle/down-fr-dh/2015/1124/6155.html
我们拜读一些国外文章中看到,其实国外单车公园的形成也是分为多个阶段的,最开始,他们也和中国现在的车手一样,到处尝试开路,优良线路会聚集更多车手,当探访这条赛道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小镇的经济也随之起飞,然后一些土地所有者会邀请这些车界的著名车手或者是有名望的修路师到自己的土地上修建线路,当这些线路积累到一定程度,单车公园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UCI的速降赛历年收视率都高于UCI的XC赛,UCI的XC赛运营部门每一年都在分析这些数据,期望通过一些调整来改善收视率,比如从赛道的视觉营造入手,或者引入和取消XCE,他们的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取得商业的成功。如果速降运动没有商业产出,这项运动可能早就已经夭折了,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繁荣。资金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充当追逐利润的角色,把资金引入自行车赛道建设,商人获利,车友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园赛道和服务,这不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情景吗?
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管理细则
我们继续看2016年11月19日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举措,看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对了,感觉没有征询会议的存在,于是我们反向推理:协会已经取得了所在地的“土地承包权”。
我们看到捐资有差额,并且由小青龙自行车协会出资填补,这可以理解成投资吗?右侧的通知,我们看到了营运的细则,我们心想,昆明这次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了,这是好事。
以上为其它的一些管理规定。我们当时觉得也没有问题,因为既然“土地承包权”都已经抓在手中,我只想说:“我要去消费了”。
我们在轮火微信群围绕着商业出资或者AA制募资修建单车公园这件事探讨了两天两夜,当时的场面表明绝大多数人很愿意看到商业单车公园的存在,当天参与讨论的人包括很多单车品牌代理商老总,北上广的车友玩家,甚至还惊动了身在勇峰单车公园开路的修路师小丁,当时小丁表态,只有商业的引入,才可能发展自行车速降运动,否则是空谈。北京一贸易公司的老总则称,2016年河北崇礼一带的单车公园夏季运营的情况比以往好了太多,主要是夏季项目丰富了,其中车友的消费不能忽视。但事出不久,我们很快就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这些不同的声音主要来自于昆明本地骑友。左侧有一张捐资表,右下角盖了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公章。右则的微信群则有人建议:商业管理这些骑行圣地需要更合理可行的方案。小编心想,主管方赠送一些等值月票给这些车友作为补偿不就行了吗?
接着有人对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土地使用权产生了疑问,甚至有车友直接指出这是违法行为。我们看到2016年10月1日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公告中称已经取得了“土地承包权”,那么小青龙自行车协会公报这些土地使用资格证不就可以消除这些车友的疑虑了吗?但是当地车友说协会一直没有公报过这些资格证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来到了2017年1月2日,卢彬彬当天在羊圈骑车,傍晚下山到车行找摩托车钥匙,拉开一个抽屉时被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李氏父子看到,他们称卢彬彬意图偷窃U盘,但卢马上道歉,并且说可以给对方搜身,之后双方发生争执,进而有一些身体摩擦,通过视频我们看到卢彬被两人攻击,李氏父子显得非常激动。这是当时的现场视频:
外地骑友宝华路上遭殴打,疑因不交过路钱-昆明广播电视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MDI2ODUxNg==.html#paction
林地内修建骑行道,骑友使用得交钱-昆明广播电视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MDI3Nzc5Mg==.html#paction
2017年1月5日,我们向昆明的老车友邵力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李东的父亲59岁了,昨天下午李叔希望可以向卢彬彬道歉,但是卢彬彬拒绝接受道歉。不过,站在卢彬彬的角度看,他是很委屈的,他们的矛盾是积累来的,因为卢彬彬的确一直有在网络和朋友圈指责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事,李叔和李东这样对他,作为卢彬彬确实委屈”,邵力说。
“在很久以前李叔一个人悄悄修了一些路,当时很多车友不知道这些路是李叔修的,直到后来才知道”。劭力接着说:“其实按照小青龙自行车协会的收费标准,是不可能挣到钱的,因为收到的钱远远都不够修路的支出,在成立小青龙自行车协会之前,昆明车友互相的关系都非常融恰,当时李东、李叔他们都很热心,后来因为他们修了很多路,感觉李叔特别希望人们尊重他,起码,见面打个招呼,说一句感谢的话这样子,他老人家都会舒服很多,李叔的问题主要是希望别人尊重他的劳动成果,后来小青龙自行车协会成立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管理,他们要求车友们在一些事宜上配合他们的管理,矛盾就这样产生了。我个人感觉到这个模式还不太完善,但也许又是李东他们认定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但是模式需要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在没有得到土地的承包许可证之前,100个人之中就算99人支持你的做法,只要有一个人反对,你都会前功尽弃,况且在这件事上,感觉反对的人要多一些,在拿到土地使用证之前什么发展模式都不成立。我本人非常热切地期待单车公园的出现,有人收门票,有人长期维护赛道,并且慢慢地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力”。
邵力:“1月7日,昆明车友要召开一个大会讨论这件事,目标是促使昆明车圈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其实这件事发生了也不算太坏,因为这几个月车友们互相都闹得很僵,有破才有立嘛,希望借这个机会让昆明的速降发展得更好。这两天昆明电视台为这个事做了报道,也许他们仅仅从法律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们也没有错,但是角度比较局限,我期待全国车友们全面一些看待这个问题”。
根据邵力的说法,我们才知道,其实李氏父子在昆明速降赛道的修建上的确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只是在发展模式上尚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也许他们正在想方设法取得土地的承包权,从而圆自己的单车公园梦。在批文尚未下来之前,也许他们在模式的探索上不能操之过急,毕竟车友们的意识形态也还在原地踏步,就比如,一个车友买到自己的速降单车之后,再也没有预算花到骑行质量的改善方面去。在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比如梦想自己登上UCI速降世界杯的舞台,卢彬彬的职业车手梦也许还没考虑周全,如果他觉得自己混迹国内赛场已经满足,那么你很快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卢彬彬还想再上升一个平台,那么与之匹配的强度、难度线路去哪里找?靠自己的一双手去改造世界更快?还是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去创造更快?
最后,我们还发现卢彬彬、李氏父子都是修路专家,相信他们在一起一定会有很多探讨不完的话题,而他们也仅在一些不成熟的管理模式上有分歧,总之思维的碰撞不算坏,更多车友的意见可以将双方拉回正常的轨道中。
2016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表: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当中提及各地政府应当支持修建自行车道以及自行车体育公园,支持各地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协调争取在用地用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税费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体育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期望当地车友以及有识之士能够早日打通这层关系,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在昆明电视台的采访中,昆明林业局领导就明确告诉记者欢迎户外爱好者来宝珠寺,同时也欢迎自行车爱好者上来骑车。
国家旅游局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
http://www.ccbike.cc/race/news/2017/0105/9478.html
部分相片由邵力提供,版权文章,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