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裆功到底有什么作用?至少你第一次见到“大师”邀请别人踢他下阴时,你会觉得很好奇。铁裆功就是这样,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有两个选项:


A)连续几年在私密部位敲打,直到没有痛感

B)学习如何避免让私密部位遭受打击


  我会选B


  我忍不住怀疑,铁裆功练久了真的就不痛了?就不用在生活中处处保护身体这一部分了?


  要不要避免滥用自己的身体,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要不要骑无避震的山地车。没错,拒绝山地车的避震系统,就像练铁裆功一样。


  我们来概括其中的原因……



  有一大帮人认为,避震前叉和后避震器毒害着山地车运动。这帮人不是小学生,但始终有一批带着这种想法的遗民。最近有一位山地车伪专家Eben Weiss,在outsideonline.com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叫《Bicycle Suspension is Evil》,中文意思是“单车避震有害无益”,他写的这篇专栏文章那么有趣?值得一阅?经过深思熟虑?郑重声明,我举双手反对。


  这位伪专家主要的论点是:山地车不需要避震系统。更难以想象的是,他认为没有避震的单车更好。


  好吧,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1.jpg


令一件本身很困难的事情难上加难,这种做法一点都不酷。


  曾经……


  我非常了解这种“避震非必要”的心态……主要是因为我曾经也这样想。1990年,当避震前叉开始出现在当地车行中,我直截了当地否认避震器的作用,对这样的发展方向感到很愤怒。那时候我骑山地车已经有5年,我和朋友们都不需要笨重的、丑陋的、弹来弹去的鬼东西。难道我们骑车不帅?难道我们不能横扫树林?事实上答案是“当然不帅”,但我们自以为很帅,某些不请自来的摩托车玩家把避震器带进山地车领域,他们真讨厌。


  如果你不能骑不带避震器的单车,你肯定只是个半吊子车手,我曾经很确定这一点。就算你不是因为糟糕的控车技巧而选择避震前叉,避震前叉也会让骑行毫无生趣,骑行的真谛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非常肯定避震器是那么万恶不赦,主要原因是我从未使用过避震器。


  我从未玩过越野摩托车,避震器压缩的魔力与我无缘。我只是将公路车换成越野车的车手,因为没钱,也因为不了解,直到1997年我才接触避震山地车,那时候我成为了一家山地车杂志的编辑,不得不骑这种单车……万万没想到,我发现,有避震器的单车太棒了!


2.jpg


  避震器对车手有很多好处,让你骑得更快,在林道上对单车有更好的控制,但你的工资水平可能不足够支持你买全避震车。当然没有避震器的单车也可以带你通过乱石,哪怕是1870年的老单车也可以完成任务,只不过颠簸一点罢了。但你知道哪种车效果更好?通过同样的乱石堆,避震单车可以让你的速度快一倍,而且是轻而易举,让你信心十足,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容。


  现代避震技术让简单的骑行动作增加了千万倍的乐趣,比慢悠悠的无避震车好玩得多。你或许会问,真的有千万倍的差别?没错,这是经过科学证明的结论。请冷静对待这个结果,将注意力集中“乐趣”这个词汇上,骑车不就是为了开心吗?当然,有时候你只会在驾照失效之后,或者在深山老林中运东西时,才想起骑单车。但即便只是为了好玩而骑车也没什么过错,你心里还记得好玩是什么概念吗?在机动车里枯坐三小时的反面就是。谁不喜欢过有趣的生活?谁不喜欢用速度放飞自我?谁不喜欢在速度中找到乐趣?风风火火地出门骑车,只有沿途的速度让你觉得最过瘾。


3.jpg


  别将山地骑行变成漫漫无期的折磨,除非你有受虐倾向,如果真是这样,请你彻底远离避震器带来的好处吧。但我们有些人是为了乐趣而骑车的,人和人所追求的就是如此两极分化。


  当然你可以选择将山地骑行变成一场让你筋疲力尽、呲牙裂嘴的坏日子,那就去吧,让骑行更加艰难、更加痛苦,变成纯粹的体力大战……还强词夺理地说骑得慢一点、颠簸一点才好,带着这种观点的人,就像明明可以用铁锤敲钉子,却偏偏坚持用额头去敲一样。


  山地车真的非要避震不可吗?我承认,并非如此。很多车手,包括一些很有技巧、速度很快的车手,骑着没有避震的单车,同样很精彩。但如果说避震器丝毫不必要,那就大错特错了。避震系统让骑行更有意思,因为大部分车手不需要刻意营造无尽的痛苦,任何时候,有避震的单车比全硬的单车更好。装上前叉,或者换成全避震车,当地的骑行线路会不会变得完全没难度?你完全可以探索离家更远的线路,或者在同样的路线挑战更高的速度,前往你以前不敢骑的线路。只要你想在骑行的道路上进步,总会找到提升的方式,避震器恰好可以帮你实现。



千真万确,现代技术真的很骚


  伪专家的第二个观点是,抛弃避震系统的山地车比有避震的更好。他的原话是这样的:“除了最有技术难度的地形,在其他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安装避震器的单车更容易维修保养,实际上更适合车手使用。”


  有段时间,我也带着这种想法。那时候满世界都是稀奇古怪的全避震怪车,时隔多年依然记忆犹新,我当时就是靠骑车和测试单车养家糊口的,Klein MantraGary Fisher JoshuaK2 Proflex Animal这些车型都选择了避震器。确实,在90年代中期,无避震单车至少看着顺眼,不会在外观上让人难以接受。


  但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将全避震车视为寻常的日子已经有十多年,伪专家所说的时代早已经成为历史了。


4.jpg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眼前放着一台Devinci Spartan,靠在我办公室角落的这台单车证明了全避震车到底有多强大。Devinci Spartan车型的全能并不是伪装的,而是真实的。这台enduro车拥有强壮的筋骨,较趴的头管角度,在能想象的最恐怖的下坡线路拯救你的后臀,除非是镜面一样的平地,否则,上坡下坡我都更愿意选择现代的下坡型全避震车。


  尽管所有全避震车都有一定程度的后下沉量,但设计良好的避震车有更出色的牵引力和控制性,这是无避震车型做梦都无法拥有的优点。再补充一点,我骑着Devinci Spartan攻克了多年来挑战失败的一段上坡,树根遍布,如果我用硬架车攻克,基本上只能推着车爬山了。


  设计出轻量、刚性好的全避震车需要时间,而我们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原始版本的单车避震器确实很糟糕,但我们要因为十年前的落后而拒绝现代避震的创新吗?同样的道理,100年前医生用水蛭来治疗癌症,但如今的你要是摔断了腿,会因为那时医疗条件落后而不去就医治疗吗?


  你能用全硬的单车扫荡四方吗?当然你可以这样做,估计很多车手在好几年内都骑着没有避震器单车。但我要套用Christopher Julius Rock III的一句名言,你可以吃屎,但不意味着一定要吃屎。没错,你可以断然拒绝避震器,你可以赤脚踩火炭,你可以睡钉床,你可以练铁裆功,你可以做到,但并不意味着你应该这样做,就算做了也只是毫无意义。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