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锡谢尔克(Sechelt)到吉布尔斯(Gibsons)



第五天:北温哥华(North Vancouver)


  这一篇是关于BC bike race山地多日赛的第四、五天的概览。过去几十年,山地车运动早已成为与海岸周边社区血脉相连的一部分,从BC Bike Race山地赛(简称BCBR)到海岸下坡单车公园,都是最明显的例子。今天,我们将跟着沃德•西蒙斯(Wade Simmons)前往主岛,探索这一地区不断发展的山地车产业。通过这几篇攻略,你将了解BCBR的赛道特点,还有线路所在社区的风貌。


1.jpg


弹奏吉他的大脚野人,第四天早上,他用这种方式来鼓舞士气。

  第四天,比赛线路逐渐远离阳光海岸,车手将从锡谢尔克出发,向兰代尔码头前进。这个地区一共有384公里的林间小径,但赛道最后的Hwy 102线路,七公里全是下坡,选手们得到这样的奖励,一定会喜笑颜开。


2.jpg


这段线路被称为Ripped Nipple,名字来源于车手曾经发生的摔车故事,一条好线路,连名字都透露出无穷的趣味。


3.jpg


虽然倾斜角度很陡,但蕨类植物会拖慢你的下坡速度。


4.jpg


BCBR山地赛第四天:锡谢尔克到兰代尔

  为我们拍摄社区全貌视频的是弗朗索瓦(Jean-Francois Petit,Spin Cycles的所有者),还有当地护林人兼修路师。阳光海岸地区为了发展环境友好型旅游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多年来,通过修建骑行线路的活动,现在社区里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大组织,他们不断统筹基金,并接管了这些经年累月而成的世界级骑行线路。


5.jpg


在灌木中寻找线路,就是要找到清晰可见、不被遮挡的路面。

6.jpg


Shaker Cabin小木屋坐落在在Wagon Road林道的顶部。


7.jpg


通常来说,林间小径是下坡类赛事专用线路,但阳光海岸不同,这里的小径也用作上坡。


8.jpg


第五天:北温哥华

  第五赛段沿线位于北温哥华,采用个人计时赛的方式,车手将独自完成18公里的技术型线路。沿途选手们可以亲眼目睹当地修路师的激情,以及温哥华这个传奇之地因何而起,还有当地山地车运动未来的进化方向。


9.jpg


红牛在赛段沿途带来一点消遣,这是从super-d耐力赛演化过来的一种娱乐形式。


10.jpg


每天必见的欢乐胡子男,穿着企鹅装,无节操无下限地逗你玩。


11.jpg


让•泰伊(Jenn Theil)正打算去喝杯浓咖啡,途中遇上了激情四射的一幕。

  韦德•西蒙斯(Wade Simmons)是山地自由骑的教父,还有谁比他更适合给我们讲解当地山地车的进化史呢?西蒙斯出生于北海岸地区,他跟我们讲述了根植于北温哥华的赛道、修路师和科技发展,以及这些因素如何推动当地山地车发展走向国际化。曾经的西蒙斯不得不手绘赛道线路图,而现在却可以依靠享誉全球的singletrack工具,我们带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为大家介绍北温哥华,很多人把这里当作山地车运动的起源之地。


12.jpg


蜿蜒的林间小道。


13.jpg


木桥让森林多了一点独特感。


14.jpg


北海岸的线路起起伏伏,车手还要预测前方是抬升还是下降。


15.jpg


接下来,我们会介绍最后两个赛段:斯夸米什和惠斯勒。当比赛来临那天,600名车手将来到我们的山林中,请耐心等待!


  错过了前几篇对BCBR山地赛的攻略?请点击:


第一天坎伯兰:

http://www.ccbike.cc/race/news/2017/0713/10945.html


第二、三天鲍威尔河/公爵湾到锡谢尔克:

http://www.ccbike.cc/race/news/2017/0714/10950.html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